[发明专利]基于电子束固化的高附着力高耐候性发泡板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7183.3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1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梁立喜;陈立;任杰;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易必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9/36 | 分类号: | C08J9/36;C09D4/02;C09D7/61;C08L2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旭亮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板 电子束固化 高附着力 高耐候性 实色涂料 基板 制作工艺 固化 电子固化 生产过程 生产效率 上表面 生产成本 发热 污染物 变形 制作 生产 | ||
1.基于电子束固化的高附着力高耐候性发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泡板基板(10);
电子束固化实色涂料层(20),所述电子束固化实色涂料层(20)设置于所述发泡板基板(10)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子束固化的高附着力高耐候性发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泡板基板(10)的厚度为5~30mm,所述电子束固化实色涂料层(20)的厚度为20~8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电子束固化的高附着力高耐候性发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泡板基板(10)为PVC发泡板。
4.一种制作上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电子束固化的高附着力高耐候性发泡板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材料,准备发泡板基板和电子束固化实色涂料,然后对发泡板基板的表面进行清洁除尘处理;
b、涂覆电子束固化实色涂料,将电子束固化实色涂料涂覆于发泡板基板经清洁除尘处理的表面上;
c、流平,采用红外线设备对步骤b中涂覆电子束固化实色涂料完毕的发泡板基板进行流平处理,使得发泡板基板涂覆有电子束固化实色涂料的板面平整;
d、固化,采用电子束对步骤c中经流平处理的发泡板基板进行辐射固化处理,使得涂覆于发泡板基板表面上的电子束固化实色涂料固化,从而形成电子束固化实色涂料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制作基于电子束固化的高附着力高耐候性发泡板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束固化实色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组成:低聚物30~60、活性稀释单体20~50、分散剂0.5~3.0、流平剂0.1~1.0、消泡剂0.1~0.2、颜料15~30、填充料10~20;
将低聚物总量的二分之一、反应性单体总量的三分之一、颜料、分散剂搅拌均匀成混合物,然后再将搅拌后的混合物放置于研磨机中研磨分散后,之后再将研磨机中经研磨分散后的混合物取出并与剩余的低聚物、活性稀释单体、流平剂、消泡剂和填充料混合在一起,搅拌30~60分钟,制得电子束固化实色涂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制作基于电子束固化的高附着力高耐候性发泡板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聚物是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官能基的齐聚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制作基于电子束固化的高附着力高耐候性发泡板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稀释单体是季戊四醇的三和四丙烯酸酯、烷氧化季戊四醇的三和四丙烯酸酯、二丙烯酸三丙二醇酯、烷氧化二丙烯酸三丙二醇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四氢呋喃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二丙烯酸二丙二醇酯、烷氧化二丙烯酸二丙二醇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烷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丙烯酸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癸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制作基于电子束固化的高附着力高耐候性发泡板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散剂为BYK-168或EFKA4010;
所述流平剂为Tego410、Tego450、BKY-358N、BYK333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消泡剂为Tego920或BYK-020;
所述颜填料为二氧化钛、氧化锌、硫化锌、硫酸钡、碳黑、氧化铁黑、氧化铁、氧化铬绿、铁兰、铬绿、锰紫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填料为滑石粉。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制作基于电子束固化的高附着力高耐候性发泡板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b中采用激光雷射辊或正逆辊将电子束固化实色涂料涂覆于发泡板基板的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制作基于电子束固化的高附着力高耐候性发泡板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c中采用红外线设备对涂覆电子束固化实色涂料完毕的发泡板基板进行流平处理的时间为1-2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易必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易必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71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