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身耐盐耐旱抗倒两系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559358.6 申请日: 2018-06-02
公开(公告)号: CN108739357A 公开(公告)日: 2018-11-06
发明(设计)人: 林荔辉;吴为人;兰涛;程祖锌;蒋云林;黄昕颖;康水英;李忠金;张立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农林大学
主分类号: A01H1/02 分类号: A01H1/02;A01H1/04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地址: 350002 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耐盐 两系杂交水稻 恢复系 耐旱 抗旱 光温敏核不育系 作物遗传育种 两系不育系 两系杂交稻 生产安全 我国粮食 重要意义 抗倒伏 新种质 新组合 盐碱地 配组 高产 直播 水稻 基因 沿海 生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光身耐盐耐旱抗倒两系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水稻耐盐突变体sst,记为品种A,即保持原来农艺性状的基础上,伴随SST基因的隐性突变为sst耐盐基因,导致叶片茸毛消失(光身)的连锁性状,且结实率60%为父本,分别与粳型亲籼光温敏核不育系、耐旱品种及恢复系杂交、回交,采用系谱法选择、进而分别选育出相应的含有sst耐盐基因、耐旱、抗倒、光身的粳型亲籼光温敏核不育系和耐盐、耐旱恢复系;采用上述育成的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与恢复系大量测交,最终育成高产、耐盐、抗旱、抭倒伏的光身两系杂交稻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身耐盐耐旱抗倒两系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方法:

(1) 耐盐耐旱、抗倒伏的光身粳型亲籼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

1)以粳型亲籼两系不育系-A、耐旱陆稻品种-B以及含有耐盐基因sst的光身水稻种质-C为亲本,作杂交组合FA/FB,FA/FC,分别以FAB、FAC表示;种植FAB、FAC,并做杂交FAB/FAC,获得复交一代F1ABC表示;种植F1ABC并收获F2种子;

2)种植F2种子,从中选择株型偏粳、粒型偏籼、叶片无茸毛光身即含sst耐盐基因、且结实率>85%的F2单株,每株取1-2穗混合脱粒获得F3,置于1.0wt.%NaCl浓度的水溶液,在室温下浸种48h后,将种子采用浸于含1.0 wt.%NaCl的湿毛巾包裹,放入38℃植物培养箱进行催芽破胸12h后,温度降至35℃催芽48h,从中挑选出胚芽长至半粒谷长2-5mm,胚根为一粒谷长4-10mm,符合发芽标准的种子F3代;

3)将F3代种子播于防雨透光的玻璃房内、并含为盐质量浓度为0.6 wt.%的土壤中,进行苗期干旱胁迫,幼苗生长10d后停止供水,停止供水7d,观察水稻叶片光身、萎缩但叶片青绿,恢复供水5d后仍存活的单株;秧龄35d后移至盐含量为0.6wt.%盐碱地种植,生产中期不做耐旱管理,但在盐碱地正常生产的单株;进行后期成苗干旱胁迫:在孕穗期时,停水10d后,恢复供水,选择正常存活植株;抽穗时,选择育性为雄性不育,株型粳型,籽粒长型,柱头外露率高,花时早、植株耐倒伏、综合性状优良的光身两系不育单株,割蔸再生,冬季移至三亚短日照、低温下自交结实加代,混合收获不育株系的自交种子F4

4)将F4代种子置于1.0wt.%NaCl浓度的水溶液,如步骤2)方法进行催芽,进行耐盐性鉴定;将正常发芽的种子播至玻璃房的盐浓度为0.6 wt.%盐碱土壤,重复步骤3)的苗期干旱胁迫,并采用早季低温、高海拔以及人工气候箱鉴定技术,对入选的两系不育株系的不育性进行鉴定,生长孕穗期重复步骤3)的后期成苗干旱胁迫,存活株抽穗时选择育性稳定、耐盐、耐旱的光身粳型亲籼两系不育单株;割蔸再生;以生产上应用的低温敏两系核不育系为对照,选择育性优于对照,临界温度低的低温敏粳型亲籼不育株系;

5)重复步骤(1)中的3)、4);最终获得植株形态为耐盐、耐旱、植株粳型、籽粒长粒籼型,花时早、育性稳定,综合性状优良的光身粳型亲籼光温敏核不育系;

(2) 耐盐耐旱、抗倒的光身恢复系的选育:

1)以生产推广应用的恢复系-E、耐旱陆稻恢复系-D以及含有耐盐基因sst的光身水稻种质-C为亲本,作杂交组合FE/FD//FC;种植F1CDE并收获F2种子;

2)种植F2种子,从中选择叶片无茸毛光身、即含sst耐盐基因,且结实率>85%的F2单株,每株取1-2穗混合脱粒获得F3,置于1.0wt.%NaCl浓度的水溶液,在室温下浸种48h后,将种子采用浸于含1.0%NaCl的湿毛巾包裹,放入38℃植物培养箱进行催芽破胸12h后,温度降至35℃催芽48h,从中挑选出胚芽长至半粒谷长2-5mm,胚根为一粒谷长4-10mm,符合发芽标准的种子F3代;

3)将F3代种子直播于防雨透光的玻璃房内并含为盐浓度为0.6 wt.%的土壤中,进行苗期干旱胁迫,幼苗生长10d后停止供水,停止供水7d,观察水稻叶片光身、萎缩但叶片青绿、恢复供水5d后仍存活的单株;秧龄35d后移至盐浓度为0.6 wt.%盐碱地种植,生产中期不做耐旱管理,但在耐盐地正常生产的单株;在孕穗期时,停水10d后,恢复供水,选择能正常存活植株;抽穗时,选择结实率高于85%,光身、花粉量大、综合性状优良的单株,收获自交种子F4

4)将F4代种子置于1.0 wt.%NaCl浓度的水溶液,按步骤2)方法进行催芽,进行耐盐性鉴定;将正常发芽的种子播至玻璃房盐浓度为0.6 wt.%的盐碱土壤,重复步骤3)的苗期干旱胁迫,孕穗期重复步骤3)的后期成苗干旱胁迫,存活株抽穗时选择性状整齐、综合性状好的株系;

5)重复步骤(2)中的3)、4);最终获得植株形态为耐盐、耐旱、花粉量大、综合性状优良的光身籼型恢复系;

(3)耐盐、耐旱光身两系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

在获得具有上述所述的特性的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测交配组,杂种后代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筛选出一种光身、耐盐、耐旱、抗倒伏两系杂交水稻组合,经步骤(2)中的3)、4)的耐盐、耐旱筛选,最终获得高产、耐盐、耐旱、抗倒伏的光身两系杂交水稻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身耐盐耐旱抗倒两系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粳型亲籼光温敏核不育系-A为不育系品42s、珍s和银s中的一种;耐旱陆稻品种-B为永旱1号或旱恢3号;光身水稻种质-C为水稻耐盐突变体sst;恢复系-E为明恢2155、闽恢3301或粤禾丝苗;耐旱陆稻恢复系-D为旱恢3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935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