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零件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6475.7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5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鼎汉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B23Q7/18;B23Q17/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隋金艳 |
地址: | 4021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零件 加工 自动 上下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机床中用于运送的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能够保证传送末端的轴类零件均为小端在下、大端在上的零件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上料箱、下料箱、挡板和位于挡板下方的传送带;挡板上开有用于检测工件摆放位置的检验孔,检验孔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机构和构件,机构包括相互固接的第一L型杆和第二L型杆,第一L型杆上前部的前端设有从上到下指向安装槽外的第一斜面;第二L型杆下前部的前端设有从上到下指向安装槽底部且可伸出安装槽的第二斜面;构件含可前后移动的Z型杆,Z型杆上横部的第三斜面与第一斜面相抵,Z型下横部的第四斜面从上到下指向安装槽外;传送带顶面设有可供工件小端插入的限位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床中用于运送的设备领域,具体涉及零件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轴类工件是机械生产加工领域经常使用的一种工件。传统的人工手动上料,需要多个工人进行摆放上料,而且摆放过程中容易出现差错,可靠性不高且劳动强度大。
而现有的机械自动上料机构一般采用一字排列的方式。一字排列方式是采用连杆机构将储备好的轴类工件中最近的轴类工件推至上料位置并进入到传送组件,其他轴类工件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补给最底层的位置。
而有些轴类工件两端的结构并不相同,当需要对工件的一端进行加工时,上料的时候就需要注意方向性,上述的机械自动上料机构自身并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即现有的机械自动上料机构无法对轴类工件的方向性进行判断,需要人工在储备轴类工件时将其方向调整好。
而现在因加工需求,需要对竖立的轴类工件进行加工,且加工时需要该轴类工件小端在下、大端在上;而目前市场上并不具有能够完成上述加工需求的轴类工件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因此发明人针对加工需求,设计了一种轴类工件的自动上料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零件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能够保证传送末端的轴类工件小端在下、大端在上。
基础方案为:零件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上料箱、下料箱和传送带,上料箱和下料箱分别位于传送带的两端;还包括挡板,传送带位于挡板下方,挡板底部能够与传送带相接触;
挡板上开有检验孔,检验孔的形状与工件正确摆放时的形状相契合,当工件正确摆放在传动带上时,该正确摆放的工件能够穿过检验孔;
检验孔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机构和构件,机构靠近检验孔;
机构包括第一L型杆和第二L型杆,第一L型杆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部和上前部,上前部的前端设有第一斜面,第一斜面从上到下指向安装槽外;第二L型杆包括相互垂直的竖直部和下前部,下前部的前端设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从上到下指向安装槽底部,第二斜面伸出安装槽;第一L型杆水平部远离上前部的一端与第二L型杆竖直部远离下前部的一端固接,第一L型杆的水平部和第二L型杆的竖直部能够沿着安装槽底部上下移动;
构件为Z型杆,Z型杆包括相互平行的上横部和下横部,上横部设有第三斜面,第三斜面能够与第一斜面相抵且斜面契合,下横部设有第四斜面,第四斜面从上到下指向安装槽外,第四斜面能够嵌入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间隙中;Z型杆能够沿着安装槽的内壁前后移动;
所述传送带朝向挡板一面设有限位孔,限位孔能够容纳工件的小端插入。
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本方案的零件上下料装置在使用时,将工件从上料箱中取出并竖直摆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在经过挡板时,挡板将形状与检验孔相同的工件筛选出来,将形状与检验孔相异的工件挡住;而后这些被挡板挡住的工件在挡板和传送带的共同作用下翻转过来,重新通过挡板到达传送终点进行下料,下料后的工件存放在下料箱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鼎汉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鼎汉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64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彩钢瓦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多工位加工的移动供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