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网络的3D打印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4036.2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9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郭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零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386 | 分类号: | B29C64/386;B33Y5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杨小鑫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材料 打印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产品设计要求 内容提供节点 三维模型文件 打印程序 网络资源 打印 形状记忆材料 打印操作 打印设备 打印文件 获取内容 三维模型 循环利用 网络 转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的3D打印方法,通过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生成三维模型,上传到内容提供节点;当接收到打印指令时,在确定本地不存在对应的三维模型文件时,从内容提供节点获取;将所述三维模型文件转换为STL文件,并进一步生成所述打印指令对应的打印文件;确定所述打印指令对应的3D打印材料;基于所述产品设计要求和3D打印材料确定打印程序;按照所述打印程序执行对应的3D打印操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的3D打印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获取内容提供节点的网络资源,解决了难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技术问题,并利用形状记忆材料作为3D打印材料,实现了3D打印材料的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网络缓存的3D打印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Three dimension Printing)目前已应用于航天航空业、制造业、时尚产业等多个领域中,3D打印技术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因其灵活、方便、精度高等优点而受到欢迎。但3D打印机的价格昂贵,其较高的成本造成了人们进行3D打印的障碍;同时如果没有相当的专业知识,一般人甚至相关技术人员都很难能够制作出高水平的3D打印模型,基于上述原因,3D打印还难以在市场上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目前的3D打印模型文件往往是各个公司的保密资料,对于不具备绘图技能或者偶尔有3D打印需求的人来说,从头开始学习绘制三维模型并购买昂贵的打印设备是不现实的。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的3D打印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部分非核心的3D打印资料,且能保证打印质量。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网络的3D打印方法,旨在解决当前3D打印技术门槛较高,难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网络的3D打印方法,所述基于网络的3D打印3D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获取到产品设计要求时,根据所述产品设计要求生成三维模型,将所述三维模型上传到内容提供节点并在本地进行存储;
当接收到打印指令时,检查本地保存的三维模型,确定本地是否存在所述打印指令对应的三维模型文件;
在确定本地不存在所述打印指令对应的三维模型文件时,向内容提供节点发起文件获取请求,以获取所述打印指令对应的三维模型文件;
在接收到所述内容提供节点提供的三维模型文件时,将所述三维模型文件转换为STL文件,并进一步对所述STL文件进行格式转换,生成所述打印指令对应的打印文件;
根据所述产品设计要求确定所述打印指令对应的3D打印材料,发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在指定位置放置3D打印材料;
基于所述产品设计要求和3D打印材料确定打印程序;
控制3D打印机启动打印程序,按照所述打印程序执行对应的3D打印操作;
在完成胚体的初步打印时,对所述胚体进行后续处理,以得到满足所述产品设计要求的3D打印产品。
优选地,所述当接收到打印指令时,检查本地保存的三维模型,确定本地是否存在所述打印指令对应的三维模型文件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本地保存有所述打印指令对应的三维CAD文件时,载入所述三维模型,按照打印程序执行对应的打印操作。
优选地,所述3D打印材料是指形状记忆材料,所述形状记忆材料包括:形状记忆陶瓷、形状记忆聚合物、形状记忆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零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零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40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