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氧环蕃的高度稀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0854.5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0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菊;马晓燕;任国瑜;马向荣;白瑞;陈锦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F17/02 | 分类号: | C07F1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9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氧 三颈瓶 稀释 余液 制备 减压蒸除溶剂 苯胺衍生物 二氯甲烷 反应进程 过柱纯化 合成过程 缓慢滴加 缓慢升温 无水处理 乙酸乙酯 常温下 二茂铁 石油醚 洗脱剂 有机相 荧光 薄层 产率 滴加 硅胶 甲酰 色板 无水 洗脱 蒸除 洗涤 溶解 监测 加工 | ||
一种氮氧环蕃的高度稀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三颈瓶中加入干燥的CH2Cl2、吡啶及苯胺衍生物后搅拌;步骤2),用无水处理过的CH2Cl2溶解1,1′‑二茂铁二甲酰氯,向三颈瓶中缓慢滴加,滴加完毕后先在常温下进行反应,再缓慢升温,回流;用薄层色板监测反应进程,当其中一个原料点消失,停止反应;步骤3),蒸除溶液中的二氯甲烷,余液用水多次洗涤,将收集到的有机相用无水MgSO4干燥后减压蒸除溶剂,再向余液中拌入硅胶,选择洗脱剂:V石油醚:V乙酸乙酯=3:1洗脱,过柱纯化,得到最终的氮氧环蕃。本发明能够简化环蕃的合成过程,提高其产率与荧光强度,节省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环化合物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氧环蕃的高度稀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蕃是超分子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越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是人类模拟酶研究中发现的一类新化合物,对其进行适当的修饰,如改变环的形状和大小或引入具有活性的基团,可能产生理想的酶模型。分子识别是主体(或受体)对客体(或底物)选择性的结合并产生一些特定功能的过程,包括所有阳离子、阴离子及中性有机、无机或生物分子的识别,尤其是含氮和氧原子的环蕃,具有许多特异的性质,有更重要的研究价值,已经成为材料、化学、药物、生物等学科的研究热点。但是环蕃的合成相对比较困难,尤其是它的纯化更不易,主要是因为副产物较多,而且通常副产物与目标产物的极性很相似,这对纯化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结果导致产率很低,很难超越达到50%的产率,为了提高产率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报道的优化的合成方法主要有模板法和高度稀释法。但是模板法要选择出合适孔径的金属离子不是很容易的,所以高度稀释法更为常用,即使产率偏低,副产物较多,溶剂消耗量大。曾经有文献报道,使用1,1′-二茂铁二甲酸直接与醇反应制备环蕃,催化剂和吸水剂用浓硫酸,但是它的氧化性太强而阻碍了反应,原则上也可以通过携水剂将水及时带出,促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环蕃高温聚合严重,合成一般选择在低温下反应,大量实验表明低温有利于环的形成。后处理时,首先粗产品使用水洗除去生成的吡啶盐和部分聚合产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氮氧环蕃的高度稀释制备方法,能够简化环蕃的合成过程,提高其产率与荧光强度,节省加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加入干燥的CH2Cl2、吡啶及苯胺衍生物后搅拌;
步骤2),用无水处理过的CH2Cl2溶解1,1′-二茂铁二甲酰氯,向三颈瓶中缓慢滴加,滴加完毕后先在常温下进行反应,再缓慢升温,回流;
用薄层色板监测反应进程,当其中一个原料点消失,停止反应;
步骤3),蒸除溶液中的二氯甲烷,余液用水多次洗涤,将收集到的有机相用无水MgSO4干燥后减压蒸除溶剂,再向余液中拌入硅胶,采用洗脱剂进行洗脱,选择洗脱剂:V石油醚:V乙酸乙酯=3:1,过柱纯化,得到最终的氮氧环蕃。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1)在三颈瓶中,加入300~500mL无水CH2Cl2,0.003~0.006mol的吡啶,苯胺衍生物0.001~0.003mol;步骤2)用无水处理过的200~300mLCH2Cl2溶解0.001~0.003mol的1,1′-二茂铁二甲酰氯。
优选的,所述1,1′-二茂铁二甲酰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学院,未经榆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08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