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室内用复合功能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0325.5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8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兰军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普平 |
主分类号: | C04B26/04 | 分类号: | C04B26/04;E04F13/00;C04B111/20;C04B111/28;C04B111/40;C04B11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室内 复合 功能 材料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室内用复合功能材料,由材料主体和非织造布两部分组成,非织造布与材料主体呈三明治结构逐层交替叠加;所述材料主体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下列组分制成:改性硅藻土12‑34份,粉煤灰10‑20份,氢氧化钙4‑8份,短切碳纤维5‑15份,海泡石绒3‑8份,淀粉基多孔碳材料6‑18份,膨胀珍珠岩2‑7份,改性纤维素气凝胶16‑28份,改性层状双羟基复合水滑石1‑3份,聚乙烯醇12‑20份;所述非织造布由汉麻纤维与定形相变纤维质量配比3‑4:1制成。本发明提供的建筑室内用复合功能材料质轻、具有优异的防火、保温、吸音、防潮、防霉、抗震、抗辐射功能,重量轻、机械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室内用复合功能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的污染是目前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方面,油漆、胶合板、刨花填料、内墙涂料、塑料贴面等材料均含有甲醛、苯、乙醇、氯仿等有机蒸汽,有相当的致癌性。办公设备、微波炉、电视机、电脑、手机等家用电器工作时所产生的各种不同波长频率的电磁波充斥空间,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许多物质,受到超标的辐射剂量。现有的防辐射保温板、防辐射复合板大多采用多层组合式结构,存在生产工艺复杂,防电磁辐射效果差的缺陷。室内噪声污染,特别是一些公共场所,如电影院、会议室、报告厅等,噪声不仅影响工作质量,还对健康造成危害。现有的吸音材料对低频音吸收效果差,没有阻燃功能,燃烧时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硅藻土是由单细胞水生植物硅藻的遗骸沉降而成,硅藻土孔隙度大、化学性质稳定、耐磨、耐热,不含有害化学物质,具有隔音、防水、保温的效果,还能除湿、除臭、净化室内空气,目前市场上的硅藻土材料为提高机械强度大多添加了水泥、碳酸钙等材料,导致密度大、重量重,保温性差。
因此,研究一种能充分发挥硅藻土的优良特性,VOC含量低,能吸附有害气体、防火、保温、抗电磁辐射、隔音效果好的建筑室内用复合功能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质轻、防火、保温、抗电磁辐射、隔音、防水抗霉的建筑室内用复合功能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室内用复合功能材料,由材料主体和非织造布两部分组成,非织造布与材料主体呈三明治结构逐层交替叠加;所述材料主体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下列组分制成:改性硅藻土12-34份,粉煤灰10-20份,氢氧化钙4-8份,短切碳纤维5-15份,海泡石绒3-8份,淀粉基多孔碳材料6-18份,膨胀珍珠岩2-7份,改性纤维素气凝胶16-28份,改性层状双羟基复合水滑石1-3份,聚乙烯醇12-20份;所述非织造布由汉麻纤维与定形相变纤维质量配比3-4:1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定形相变纤维是将脂肪酸三元低共熔物即LA(月桂酸)-PA(棕榈酸)-SA(脂肪酸)质量配比为6:2:2负载到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体系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所述定形相变材料中LA(月桂酸)-PA(棕榈酸)-SA(脂肪酸)的质量含量小于等于55%。
进一步地,所述短切碳纤维长度为0.5-1.5mm。
一种建筑室内用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汉麻纤维与定形相变纤维质量配比3-4:1,采用气流成网和热熔粘合工艺制备得到非织造布;
2)按重量份数取改性纤维素气凝胶颗粒分散在水中,超声分散,形成悬浮液A;
3)分别按重量份数取材料主体配方中改性硅藻土、粉煤灰、氢氧化钙、短切碳纤维、海泡石绒、淀粉基多孔碳材料、膨胀珍珠岩、改性层状双羟基复合水滑石于搅拌锅中混合均匀,得混合物B;
4)将聚乙烯醇与45℃温水混合,300r/min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形成胶溶液,加入混合物B,慢慢提速至500r/min搅拌15-25min,再加入悬浮液A,继续搅拌10-20min,制得混合物料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普平,未经赵普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03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