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室内用复合功能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0325.5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8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兰军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普平 |
主分类号: | C04B26/04 | 分类号: | C04B26/04;E04F13/00;C04B111/20;C04B111/28;C04B111/40;C04B11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室内 复合 功能 材料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建筑室内用复合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材料主体和非织造布两部分组成,非织造布与材料主体呈三明治结构逐层交替分布;所述材料主体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下列组分制成:改性硅藻土12-34份,粉煤灰10-20份,氢氧化钙4-8份,短切碳纤维5-15份,海泡石绒3-8份,淀粉基多孔碳材料6-18份,膨胀珍珠岩2-7份,改性纤维素气凝胶16-28份,改性层状双羟基复合水滑石1-3份,聚乙烯醇12-20份;所述非织造布由汉麻纤维与定形相变纤维质量配比3-4:1制成;所述短切碳纤维长度为0.5-1.5 mm;
所述改性硅藻土的制备方法为:①将硅藻土原矿自然干燥、风化,土坯检测分选等级,运输至加工车间进行粉碎、风选、提纯;②提纯后的硅藻土进入高温煅烧窑添加无机盐助熔剂进行焙烧;③再次经过粉碎,风选、多次分级后,加入5%碳酸钠在900-1000℃下进行改性得到改性硅藻土;
通过加入5%碳酸钠高温下改性的工艺,使得硅藻土的强度、吸附性能和保温性能大大提升;
所述定形相变纤维是将脂肪酸三元低共熔物即LA-PA-SA质量配比为6:2:2负载到PET纤维体系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所述定形相变纤维中LA-PA-SA的质量含量小于等于55%;
所述的建筑室内用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汉麻纤维与定形相变纤维质量配比3-4:1,采用气流成网和热熔粘合工艺制备得到非织造布;
2)按重量份数取改性纤维素气凝胶颗粒分散在水中,超声分散,形成悬浮液A;
3)分别按重量份数取材料主体配方中改性硅藻土、粉煤灰、氢氧化钙、短切碳纤维、海泡石绒、淀粉基多孔碳材料、膨胀珍珠岩、改性层状双羟基复合水滑石于搅拌锅中混合均匀,得混合物B;
4)将聚乙烯醇与45 ℃温水混合,300 r/min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形成胶溶液,加入混合物B,慢慢提速至500 r/min搅拌15-25 min,再加入悬浮液A,继续搅拌10-20 min,制得混合物料C;
5)将混合物料C均分为与非织造布层数相适应的份数,首先在成型模具底层平铺一层非织造布,注入一份混合物料C并使其分布均匀,平铺放置一层非织造布,再注入一份混合物料C并使其分布均匀,再平铺放置一层非织造布,最后升温、加压成型即得厚度为20 mm的三明治结构板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室内用复合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室内用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工艺中步骤5)成型温度为100-110 ℃,成型压力为10-15 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普平,未经赵普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032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