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道路交通与轨道交通连接起来运行的方法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4584.7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0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地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3/00 | 分类号: | B61B13/00 |
代理公司: | 31001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交通 轨道交通 连接器 承载功能 道路系统 动力系统 对接装置 规格统一 轨道系统 交通工具 交通过程 交通装置 移动功能 专属空间 点到点 动力轨 车架 顶轨 动盘 载具 个性化 锁定 乘客 统一 一体化 转换 自由 交通 | ||
1.一种将道路交通与轨道交通连接起来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轨道交通包括动力轨、路轨顶轨、轨路顶轨、转运入口及转运出口,所述动力轨为呈闭环的连续移动装置,所述动力轨沿线分布有N条所述路轨顶轨及M条所述轨路顶轨,N≥1,M≥1,每条路轨顶轨经由各自的转运入口与道路交通网络相衔接,每条轨路顶轨经由各自的转运出口与道路交通网络相衔接,道路交通包括动盘、静厢,所述静厢为载人车厢或载物车厢,静厢上设置有连接器,所述动盘为无人驾驶的动力底盘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静厢从道路交通向轨道交通转换及所述静厢从轨道交通向道路交通转换,其中:所述静厢从道路交通向轨道交通转换包括以下步骤:
SA1:所述动盘与所述静厢组合的车辆驶到转运入口,所述连接器连接所述路轨顶轨后,所述静厢与所述动盘分离;
SA2:所述静厢沿所述路轨顶轨继续运行,经由路轨顶轨与动力轨对接,所述静厢跟随动力轨前进。
所述静厢从轨道交通向道路交通转换包括以下步骤:
SB1:所述静厢跟随所述动力轨运行至目的地附近,变化所述连接器至与所述轨路顶轨成对接状态,所述静厢连接所述轨路顶轨后离开所述动力轨;
SB2:所述静厢沿所述轨路顶轨运行至转运出口与所述动盘对接,重新结合成道路运行车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道路交通与轨道交通连接起来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轨顶轨与所述轨路顶轨都为开口式轨道,所述路轨顶轨一端开口与转运入口衔接,另一端开口与所述动力轨在入轨点衔接;所述轨路顶轨一端开口与转运出口衔接,另一端开口与所述动力轨在离轨点衔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道路交通与轨道交通连接起来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设置于静厢上部,变化所述连接器的方式为升降,升起连接器与所述轨路顶轨在离轨点的开口端形成对接关系,降下连接器与所述轨路顶轨在离轨点的开口端形成非对接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道路交通与轨道交通连接起来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设置于静厢上部,变化所述连接器的方式为旋转,旋转为180度的连接器与所述轨路顶轨在离轨点的开口端形成对接关系,旋转为90度的连接器与所述轨路顶轨在离轨点的开口端形成非对接关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道路交通与轨道交通连接起来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位于初始状态时,与所述路轨顶轨在转换入口的开口端形成非对接关系;变化所述连接器至与所述路轨顶轨在转换入口的开口端形成对接关系。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将道路交通与轨道交通连接起来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为设置于所述静厢的两侧的N对轮组,N≥2,N对轮组向外伸展形成与所述轨路顶轨形成对接关系;所述N对轮组向内收缩则与所述轨路顶轨形成非对接关系。
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将道路交通与轨道交通连接起来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轨包括多个彼此前后串联的车架,所述车架用于搭载静厢;所述车架上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升起时实现变化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轨路顶轨在离轨点的开口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道路交通与轨道交通连接起来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动力轨由过桥顶轨连接形成动力轨线路,所述过桥顶轨两端开口分别与两个动力轨衔接,所述连接器保持初始状态直接连接过桥顶轨,并经由过桥顶轨与下一个动力轨对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将道路交通与轨道交通连接起来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完整的交通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1:由所述静厢与所述动盘组合的车辆利用道路网络到达乘客指定的上车地点接客,乘客进入静厢后,车辆经由道路网络驶向附近的转运入口;S2:所述静厢从道路交通往轨道交通转换;S3:所述静厢从轨道交通往道路交通转换;S4:所述静厢与所述动盘再次组合后的车辆经由道路交通网络将乘客送达目的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地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地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45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