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箱浮子的无水检测方法、无水检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30944.8 | 申请日: | 2018-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9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秦瑞;黎世明;刘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F25/00 | 分类号: | G01F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箱 浮子 无水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箱浮子的无水检测方法、无水检测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一种水箱浮子的无水检测方法,包括:控制水箱按照预设角度向左或向右翻转,以使水箱的底部或顶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预设角度;在接收到水箱浮子触发的信号时,根据水箱的翻转方向,判断水箱浮子是否合格。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水箱浮子功能的检验中,实现无水检验的方式代替传统的水检方案,避免了因水检方案带来的产品卫生及效率低等问题,从而有效提升了整机品质及生产效率,增加了产品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箱浮子的无水检测方法,一种水箱浮子的无水检测系统,一种计算机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行业内即热机型的饮水设备生产过程检验方式均为通水模拟检测,存在着产品卫生以及效率低等问题。为此,相关技术提出了气检、电检方案。然而配合即热组件使用的平衡水箱浮子功能,无法通过气检、电检方式进行判断是否有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水箱浮子的无水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水箱浮子的无水检测系统。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箱浮子的无水检测方法,包括:控制水箱按照预设角度向左或向右翻转,以使水箱的底部或顶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预设角度;在接收到水箱浮子触发的信号时,根据水箱的翻转方向,判断水箱浮子是否合格。
根据本发明的水箱浮子的无水检测方法,水箱浮子通常包括缺水浮子和注水浮子,缺水浮子用于检测水箱是否缺水,当它在未上浮状态时会发送信号,判定水箱缺水,以关闭出水功能;注水浮子用于检测水箱是否加满水,当注水浮子处于完全上浮状态,位于水箱最顶部时会发送信号,停止加水,以防止水满溢出。通过控制水箱按照预设角度向左或向右进行翻转,模拟整机(如净饮机)的通水状态,代替传统的水检方案,其中根据水箱浮子在充水时的受力状态,确定水箱进行翻转的预设角度,在接收到水箱浮子触发的信号时,结合水箱的翻转方向,判断水箱浮子是否合格。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水箱浮子功能的检验中,实现无水检验的方式代替传统的水检方案,避免了因水检方案带来的产品卫生及效率低等问题,从而有效提升了整机品质及生产效率,增加了产品竞争力。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的水箱浮子的无水检测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判断水箱浮子是否合格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接收到缺水浮子触发的第一信号时,水箱的底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预设角度,则判定缺水浮子合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水箱处于正常静止状态,缺水浮子和注水浮子均在水箱底部,此时缺水浮子发送信号,表明水箱缺水。通过控制水箱底部与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该角度为计算得知的预设角度,能够保证两个水箱浮子均位于水箱底部,此时若接收到缺水浮子触发的第一信号,则可以判定缺水浮子合格。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判断水箱浮子是否合格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接收到注水浮子发送的第二信号时,水箱的顶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预设角度,则判定注水浮子合格。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水箱继续翻转,使水箱顶部与水平面倾斜同样角度,该角度为计算得知的预设角度,模拟整机给水箱加水,使水箱浮子处于充水状态,此时缺水浮子不再工作,当水箱翻转后水箱浮子从水箱底部下滑到水箱顶部时,注水浮子到达行程发送水满信号,即第二信号,则可以判定注水浮子合格,若此翻转角度下注水浮子不能下滑,则认为注水浮子失效,可通过下线通水进一步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09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