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烷-3-醇衍生物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29570.8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3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任旭红;许永男;刘建宇;范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1/62 | 分类号: | C07D311/62;A61K31/353;A61P2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飞扬灵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55 | 代理人: | 靳玲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烷 衍生物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涉及黄烷‑3‑醇衍生物及其用途。具体涉及一种从安化黑茶中分离得到的黄烷‑3‑醇衍生物及其在制备神经保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黄烷‑3‑醇衍生物的结构如下。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的黄烷‑3‑醇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异构体或溶剂化物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可以用于制备神经保护类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涉及黄烷-3-醇衍生物及其用途。具体涉及一种从安化黑茶中分离得到的黄烷-3-醇衍生物及其在制备神经保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黑茶作为后发酵茶的代表,主要产于中国和日本,主要产地为中国 云南、湖南、广西、四川及湖北,其中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和湖南安化黑茶是黑茶中的代表。由于加工工艺的不同,黑茶以其特征性的生物活性如减肥、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菌及抗诱变等逐渐受到广泛的重视。作为唯一的微生物发酵茶,黑茶特殊的加工过程导致其与未发酵的绿茶及非微生物发酵的白茶、红茶和乌龙茶等的活性成分存在较大差异。而因为特定微生物的作用,安化黑茶与其他产地黑茶的活性成分也有区别。
茶的特征性成分为儿茶素类(即黄烷-3-醇类),占多酚类物质总量的 70%-80%,是多酚类物质的主要成分。一般分为酯型和非酯型。儿茶素类在黑茶中含量低于绿茶和红茶,研究表明其同渥堆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酶促氧化和非酶促作用相关,其中酶促氧化作用占主导。
文献报道从安化黑茶中分离出一系列B环裂环的儿茶素衍生物 (R)-6-oxo-4-((2R,3R)-3,5,7-trihydroxychroman-2-yl)-3,6-dihydro-2H-pyran-2- carboxylicacid,茯砖素(fuzhuanin)A-F,文冠木素(xanthocerin)及planchol A,其结构如下。该类化合物仅在安化黑茶中发现,提示其可能为加工过程中的由原料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经氧化产生的特征性成分。相对的,普洱茶中发现一系列儿茶素A环同茶氨酸反应得到的具有N-乙基-2-吡咯烷酮片段的儿茶素衍生物,此类化学成分的差异也表明普洱茶同安化黑茶后发酵过程存在差异。本发明从安化黑茶中分离出A环取代的儿茶素类成分,表明安化黑茶的发酵过程中儿茶素类的A环也会受微生物代谢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系列从安化黑茶中分离得到的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黄烷-3-醇衍生物。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通式(I)所示的黄烷-3-醇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异构体或溶剂化物:
其中,2位及3位为手性碳原子,
化合物A中,R为氢原子,2位构型为S,3位构型为R,
化合物B中,R为氢原子,2位构型为R,3位构型为R,
化合物C中,R为没食子酰基G,2位构型为R,3位构型为R。
本发明所述的黄烷-3-醇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异构体或溶剂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将安化黑茶干燥粉碎,加入溶剂提取。
2)浓缩:提取液浓缩或减压浓缩得到浓缩液。
3)萃取:将浓缩液以石油醚萃取除去低极性杂质后,余下浓缩液以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乙酸乙酯萃取液。
4)浓缩:将3)中所得乙酸乙酯萃取液浓缩或减压浓缩得干燥萃取物。
5)纯化:步骤4)所得乙酸乙酯萃取液经反复硅胶柱层析,并以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纯化得到化合物。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药科大学,未经沈阳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95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