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中继设备及无线网络无盲区覆盖与降功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7881.0 | 申请日: | 2018-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6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田华;王国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大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B7/1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网络 发射端口 设备接收 室内区域 数字中继 信号通过 中继设备 无盲区 功耗 覆盖 室外 目标覆盖区域 射频收发单元 无线网络覆盖 自动增益控制 覆盖目标 模数转换 深度覆盖 数模转换 数字单元 无线信号 系统功耗 咖啡馆 低功耗 天线 放大 餐厅 室内 输出 小区 网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中继设备及无线网络无盲区覆盖与降功耗的方法,特别是针对小区家用和餐厅,咖啡馆等面积不是特别大的室内场所提供了一种解决无线网络覆盖的低功耗数字微中继设备。室外无线网络中的信号通过该设备接收,该设备接收的信号通过设备中的数字单元处理后,再用于进行目标室内区域的覆盖。根据目标覆盖区域的范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该数字微中继设备的发射端口功率。室外无线信号由射频收发单元接收,经自动增益控制、数模转换并对I/Q信号进行处理后,再通过模数转换、放大,然后通过发射端口输出到天线,覆盖目标室内区域。通过本发明实现了网络的深度覆盖和降低了系统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字中继设备及无线网络无盲区覆盖与降功耗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无线信号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发生衰减,而且在不同的环境下,建筑物或植物等的遮挡,反射,折射,吸收也会导致无线信号在某些场景下的迅速衰落,因此在小区边缘或者室内深度覆盖区域会导致信号强度不足,用户通信性能差的情况。
在住宅区比较集中的区域,因为在住宅区内部很难进行布站或增加无线放大设备,更容易出现住宅内部信号弱,甚至房屋的大部分区域都无法通话等覆盖盲点。
这些盲点的特点是比较分散,除人为因素外,也不是特别适于采用室外宏站,或者室外无线放大设备来完善每一户的无线覆盖。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层住宅区的建设以及越来越多的位于地下的大型停车场,这个问题已经亟待解决。
一般情况下,为解决覆盖问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在合适的位置增加新的站点。增加新的站点必然要选择站址,目前城市的覆盖已经比较密集,在住宅区域也很难选择到合适的站址。另外布置新的站点会对原有网络产生干扰或者其它影响,需要重新进行网络配置。
第二种:在合适的位置添加直放站,直放站可以接收基站的信号进行放大后再发射给终端,同时接收终端的信号,放大后再发送给基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深度覆盖的问题。但是直放站需要安装,供电,同时有比较大的输出功率。特别是对于小区中绿化比较好的区域,即使具有比较大的增益,仍然会留下覆盖盲点。另外,住宅区对于无线设备的安装还是有一定的抵制。
第三种:利用地面的伪装灯,伪装树桩等采用微小区的模式进行广场或者低楼层的覆盖。这个是目前住宅区等采用的比较多的一种覆盖方式,可以完成住宅区内部广场,低楼层的覆盖。伪装成为灯或者树桩也改善了对住宅区内部风景的破坏。
以上几种增强无线覆盖的方式,事实上都无法解决彻底住宅区域中高楼层内部的覆盖盲点,主要是因为这些盲点比较分散。而且不管是增加站点还是增加无线直放站,或者安装伪装为路灯,树桩等的直放站或者微小区,都需要在住宅区域内部进行施工,而且会对站点或者直放站附近住户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也因此会受到各种抵制。因此在住宅区域内安装设备实际上基本不太可能。而且,即使可以施工,也不能非常彻底得解决不同楼层住户的无线网络覆盖,很多盲点将继续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数字中继设备及无线网络无盲区覆盖与降功耗的方法,旨在实现无线网络的无盲区覆盖和降低功耗。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网络无盲区覆盖的方法,包括:
对于小区分散的无线网络覆盖盲区,采用数字微中继设备对分散的覆盖盲区进行补盲;
所述数字微中继设备接收室外无线网络信号并经处理后对目标室内区域进行覆盖;
根据目标覆盖区域的范围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所述数字微中继设备的发射端口功率。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大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大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78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