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中继设备及无线网络无盲区覆盖与降功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7881.0 | 申请日: | 2018-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6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田华;王国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大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B7/1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网络 发射端口 设备接收 室内区域 数字中继 信号通过 中继设备 无盲区 功耗 覆盖 室外 目标覆盖区域 射频收发单元 无线网络覆盖 自动增益控制 覆盖目标 模数转换 深度覆盖 数模转换 数字单元 无线信号 系统功耗 咖啡馆 低功耗 天线 放大 餐厅 室内 输出 小区 网络 | ||
1.一种无线网络无盲区覆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于小区分散的无线网络覆盖盲区,采用数字微中继设备对分散的覆盖盲区进行补盲;
所述数字微中继设备接收室外无线网络信号并经处理后对目标室内区域进行覆盖;
根据目标覆盖区域的范围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所述数字微中继设备的发射端口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无盲区覆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微中继设备采用单独或者级联的模式覆盖目标区域。
3.一种数字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射频收发单元一,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基站的下行信号,处理后将信号发送给射频收发单元二;
射频收发单元二,用于将接收来自所述射频收发单元一的下行信号发送给终端,以及接收终端上行信号并经处理发送给射频收发单元一,所述射频收发单元一再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给基站;
微控制单元,所述微控制单元内包含一上行业务检测模块,所述上行业务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以及根据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判断是否有上行业务;在没有上行业务的情况下,所述微控制单元控制上行通道功率放大器关闭,当检测到上行业务的情况下,则打开上行通道功率放大器;或上下行通道同时关闭,当检测到上行业务的情况下,则打开上下行通道功率放大器;或所述微控制单元建立一学习机制,根据一周期性时间段内,数字中继设备的活动情况,选择在某一时间段内自动开启或关闭上下行通道功率放大器,或在所述某一时间段内,当检测到上行业务的情况下,则所述微控制单元控制打开上下行通道功率放大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业务检测模块对是否有上行业务的判断,包括:
配置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门限值,若当前测量值大于所述门限值时,认为存在上行业务,若当前测量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门限值时,认为不存在上行业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不存在上行业务的情况下,还设置一时延值,在满足时延要求的情况下确认上行业务确实不存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无线网络中,来自基站的下行信号,由数字中继设备的接收天线接收后,经过双工器滤波,然后进入射频收发单元一,在射频收发单元一中,接收信号经过放大,变频,A/D转换处理后与射频收发单元二的DAC采用数据直连的方式来传递数据,经DAC后转化为模拟信号,变频后发送给功率放大器,然后由天线发送至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对于来自终端的上行信号,由数字中继设备的接收天线接收后,经过双工器滤波,然后输入射频收发单元二,在射频收发单元二中,接收信号经过放大,变频,A/D转换处理后与射频收发单元一的DAC采用数据直连的方式来传递数据,经DAC后转化为模拟信号,变频后发送给功率放大器,然后由天线发送至基站。
8.一种降低数字中继设备功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射频收发单元一接收和处理来自基站的下行信号,处理后将信号发送给射频收发单元二;
射频收发单元二将接收来自所述射频收发单元一的下行信号发送给终端,以及接收终端上行信号并经处理发送给射频收发单元一,所述射频收发单元一再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给基站;
检测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以及根据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判断是否有上行业务;在没有上行业务的情况下,所述微控制单元控制上行通道功率放大器关闭,当检测到上行业务的情况下,则打开上行通道功率放大器;或上下行通道同时关闭,当检测到上行业务的情况下,则打开上下行通道功率放大器;或所述微控制单元建立一学习机制,根据一周期性时间段内,数字中继设备的活动情况,选择在某一时间段内自动开启或关闭上下行通道功率放大器,或在所述某一时间段内,当检测到上行业务的情况下,则所述微控制单元控制打开上下行通道功率放大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大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大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78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