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陆两用车辆的车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6741.1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4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启佳;刘海涛;徐冰;杨志勇;林如宁;郑凯峰;彭春雷;梁文娇;左振玉;王长城;詹瞻羽;马玉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B60B19/00;B60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轮毂电机总成 悬挂摆臂 叶片式 轮辐 水陆两用车辆 转向驱动电机 轮辋总成 水上推进系统 水上推进器 车体连接 电动车轮 活动连接 轮毂电机 角位置 转向角 轮辋 驱动 行驶 配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陆两用车辆的车轮,车轮包括:轮毂电机总成和轮辋总成,所述轮辋总成包括:轮辋和叶片式轮辐;所述轮毂电机总成的一端与悬挂摆臂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叶片式轮辐固定连接;所述车轮通过所述悬挂摆臂与车体连接;所述悬挂摆臂另一端通过转向驱动电机与轮毂电机总成连接,所述转向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悬挂摆臂与所述轮毂电机总成的转向角在0°到90°之间。本发明提供的车轮,在车辆不另配备水上推进系统的情况下,采用叶片式轮辐和轮毂电机,在车轮处于90度转向角位置时,实现陆上行驶的电动车轮变成水上推进器的功能,从而达到水上和陆上两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进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陆两用车辆的车轮。
背景技术
传统车辆的设计由于受机械结构的限制,如果要增加水上功能,必须另外配备一套水上推进系统,既增加了车辆设计的复杂程度,又增加了系统的重量。而轮毂电机驱动车辆,由于采用的是电动车轮,车轮的所有驱动力都来源于轮毂电机,且没有了传统轮边传动轴式设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水陆两用车辆的车轮。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水陆两用车辆的车轮,所述车轮包括:径向依次设置的轮毂电机总成和轮辋总成,
所述轮辋总成包括:轮辋和径向设于所述轮辋一端的叶片式轮辐;
所述轮毂电机总成的一端与悬挂摆臂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叶片式轮辐固定连接;
所述车轮通过所述悬挂摆臂与车体连接;
所述悬挂摆臂另一端通过转向驱动电机与轮毂电机总成连接,所述转向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悬挂摆臂与所述轮毂电机总成的转向角在0°到90°之间。
优选的,所述轮毂电机总成包括:轮毂电机、分别设于所述轮毂电机两端的凸台和固定件;
所述悬挂摆臂为一端设有凹槽的摆臂,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台连接。
优选的,所述凸台上设有与其垂直设置的凸台通孔,所述凹槽的两外缘分别设有与所述凸台通孔同轴心设置的凹槽通孔。
优选的,所述凸台通孔为内花键结构。
优选的,所述转向驱动电机包括:输出轴;
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凸台通孔和所述凹槽通孔同轴心设置。
优选的,所述输出轴为与所述凸台通孔配合的外花键结构。
优选的,所述轮辋总成的材质为牌号为QAl 9-2的铝青铜,其铝青铜的拉强度为700MPa,伸长率为3%,布式硬度为1700MPa。
优选的,所述车轮还包括:径向设于所述轮辋总成外侧的轮胎。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具有外螺纹的紧固螺杆。
优选的,所述车轮还包括:与所述紧固螺杆配合的具有内螺纹的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用于固定所述轮毂电机总成和所述轮辋总成。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车辆不另配备水上推进系统的情况下,采用叶片式轮辐和轮毂电机总成,在车轮处于90°转向角位置时,实现陆上行驶的电动车轮变成水上推进器的功能,从而达到水上和陆上两用的目的。
(2)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的每个车轮都可以独立驱动,又没有传统机械式传动轴约束的特点,根据水上阻力变化可以同时控制几个车轮同时工作,且每个车轮都可以独立实现正、反转,在实现水上最高速度和水上转弯机动性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67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变形球
- 下一篇:水陆两栖观光船的后轮升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