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辆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23589.1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9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莉;杨朋;梁正伟;杨丽;孙明;李磊;刘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8 | 分类号: | B60K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车辆 格栅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电动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电动车辆,该控制方法包括:在车辆的点火开关处于ON档或所述车辆处于充电模式时,获取低温散热器的出口水温、车载空调的压力和车速;根据所述低温散热器的出口水温、所述车载空调的压力和所述车速确定进气格栅的第一开度;控制所述进气格栅以所述第一开度进气。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可以在保证电动汽车辆性能的前提下,提升节省动力电池的电量消耗,提高整车续驶里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车辆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进气格栅是汽车前部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空气流入发动机舱的入口。目前在电动汽车领域内,进气格栅只有完全开启和完全关闭两种状态。在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如果关闭进气格栅,则发动机舱的进风将被挡住,导致发动机舱内的高压零部件冷却将会受到很大影响,低温回路冷却液有可能由于温度过高而沸腾;如果开启进气格栅可以使空气进入发动机舱,对发动机舱内的高压零部件进行冷却,但同时也会增加气动阻力,需要动力电池需要消耗功率和能量以克服气动阻力,但这样会影响车辆动力性的最佳输出、消耗电池电量影响续航里程。如何能够在保证电动汽车的整车性能的前提下,节省动力电池的电量消耗,提高整车续驶里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电动车辆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可以在保证电动汽车辆性能的前提下,提升节省动力电池的电量消耗,提高整车续驶里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动车辆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车辆的点火开关处于ON档或所述车辆处于充电模式时,获取低温散热器的出口水温、车载空调的压力和车速;根据所述低温散热器的出口水温、所述车载空调的压力和所述车速确定进气格栅的第一开度;控制所述进气格栅以所述第一开度进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获取所述低温散热器出口水温、所述车载空调的压力和所述车速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设定所述进气格栅的多个开度档位,并对每个开度档位对应设定一个预定开度;提供根据所述低温散热器的出口水温、所述车载空调的压力和所述车速确定所述进气格栅使用开度档位的第一表格;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低温散热器的出口水温、所述车载空调的压力和所述车速生成确定进气格栅挡板的第一开度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低温散热器的出口水温、所述车载空调的压力和所述车速查询所述第一表格中得到所述第一开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设定所述进气格栅的多个档位,并对每个档位对应设定一个预定开度的步骤之后,且在根据所述低温散热器出口水温、所述车载空调的压力和所述车速生成确定进气格栅挡板的第一开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对所述多个开度档位分别进行标定,以检测所述进气格栅是否可以开启至所述多个开度档位对应的预定开度;如果在所述标定的过程中,所述进气格栅无法开启至某个开度档位对应的预定开度,则进行提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低温散热器的出口水温降低时,根据所述低温散热器的出口水温和设定的补偿温度确定所述低温散热器的目标水温;根据所述低温散热器的目标水温和所述车载空调的压力和所述车速确定所述进气格栅的第二开度;控制所述进气格栅以所述第二开度进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在所述车辆的点火开关处于OFF档时,获取车外的环境温度;根据车外的环境温度确定所述进气格栅的第三开度;其中,所述第三开度为零或为所述进气格栅的最大开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电动车辆进气格栅进气的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电动车辆进气格栅进气的控制方法,根据点火开关所处的档位以及车辆的当前状态,选择性地获取低温散热器的出口水温、车载空调的压力、车速和车外的环境温度,并根据获取的参数发动机舱内的零部件的换热需求,进而控制进气格栅的开度,该控制方法可以在保证电动汽车辆性能的前提下,提升节省动力电池的电量消耗,提高整车续驶里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35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油电混合动力系统
- 下一篇:一种工程车用液压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