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液热能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3280.2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9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崔育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超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B60K11/02;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8;H01M10/66;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形管 热能回收装置 新能源汽车 电机冷却 水箱 导管 电机本体 梯形底座 连通 隔板 低温液体 第一壳体 工作原理 降温处理 壳体内壁 导管卡 电池箱 上表面 下表面 左侧面 翅片 废热 换热 可用 左端 加热 侧面 引入 能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液热能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梯形底座,所述梯形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的左侧面与第一导管的右端相连通,第一导管的左端与第一回形管的一端相连通,第一导管卡接在第一隔板的侧面。该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液热能回收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回形管和第二回形管,第一回形管和第二回形管的作用与翅片的工作原理相似,从而能够增大液体的换热表面积,电机本体工作时产生的废热可用于电池箱的加热,而第四导管引入的低温液体可以降低第一水箱的水温,从而能够对电机本体进行降温处理,不仅避免了能量的浪费,还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液热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 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 比较低,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 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当前新能源车辆的热管理系统中,普遍使用电加热元件对电池系统进行加热,这需要耗费动力电池组的能量,同时,在行驶过程中,驱动电机会产生废热,当前的做法是利用散热器将驱动电机的废热释放到环境中,这部分热量并没有利用起来,在电池需要加热时,目前的新能源车辆一方面耗费能源去加热电池,另一方面又将电机产生的热量直接舍弃,这样一进一出就造成了能量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液热能回收装置,解决了目前的新能源车辆一方面耗费能源去加热电池,另一方面又将电机产生的热量直接舍弃,这样一进一出就造成了能量浪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液热能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梯形底座,所述梯形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的左侧面与第一导管的右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导管的左端与第一回形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导管卡接在第一隔板的侧面,所述第一隔板的背面与第一壳体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第一壳体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左侧面与第一回形管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回形管的左侧面与第一壳体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回形管的背面与第一壳体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回形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管的左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导管的右端与抽水装置的抽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导管的右端从左到右依次卡接在第一隔板的侧面和第一水箱的左侧面,所述抽水装置的上表面与第一水箱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抽水装置的排水口与第三导管的左端相连通,所述第三导管的右端与第二回形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三导管从左到右依次卡接在第一水箱的右侧面和第二隔板的侧面,所述第二隔板的背面与第一壳体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二隔板的右侧面与第二回形管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回形管的右侧面与第一壳体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回形管的背面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内壁的背面,所述第二回形管的另一端与第四导管的右端相连通,所述第四导管卡接在第二隔板的侧面,所述第二隔板的左端与第一水箱的右侧面相连通,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与第二水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上表面对应第二水箱的位置卡接有管套,所述管套内套接有第五导管,所述第五导管的顶端延伸至第二水箱的底部,所述第五导管的底端延伸至第一壳体的顶部并与第一水箱的上表面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超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芜湖超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32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辆及其驱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机后置纯电动重型卡车驱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