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尺寸可控的碳质管式氧还原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21633.5 | 申请日: | 2018-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7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范泽宇;董莹莹;张亮;付乾;朱恂;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8/16 | 分类号: | H01M8/1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尺寸 可控 碳质管式氧 还原 阴极 微生物 燃料电池 制备 方法 | ||
1.尺寸可控的碳质管式氧还原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阴极材料制备:取去离子水于烧杯中,加入琼脂粉,加热搅拌至粘稠状,再加入纤维粉和蛋白核小球藻藻粉,搅拌至混合均匀;再将混合溶液加入同心圆柱模具内,该同心圆柱模具内设置有中心孔;使混合溶液固化形成藻管,取出成型的藻管,置于冷冻干燥箱中冷冻干燥备用;
B.阴极材料碳化:将藻管放置于高温管式电炉中,抽真空和填充氮气,之后升温加热至900℃~950℃,在氮气氛围下碳化,然后自然冷却待炉温降至100℃以下取出藻管;
C.阴极制备:将B步骤热处理后得到的藻管置于盐酸溶液中浸泡,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和酒精进行清洗数次并烘干;完成之后在藻管内壁贴装一层孔隙小于1μm分隔膜(6);
D.电池组装:在步骤C中制备的阴极外侧缠上钛丝,并将阳极沿着阴极中心轴方向插入藻管内;再在阴极两端分别装上盖板(7),并用螺栓(2)固定,在其中一个盖板上留有电解液进口,另一个盖板上留有电解液出口,形成管式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尺寸可控的碳质管式氧还原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去离子水、琼脂粉、纤维粉和蛋白核小球藻粉按50:4:1:15~50:4.5:1:17比例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尺寸可控的碳质管式氧还原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制备方法,所述分隔膜采用聚醚砜膜、聚四氟乙烯膜、偏聚二氟乙烯膜或玻璃纤维膜。
4.一种尺寸可控的碳质管式氧还原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阴极(8)和阳极(5),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8)采用碳化后的藻管,该藻管内包含有蛋白核小球藻粉;该藻管的内表面贴装有孔隙小于1μm分隔膜(6);阴极外壁缠绕钛丝(3),阳极(5)沿着藻管中心轴方向插入藻管内;在藻管两端分别装有盖板(7),盖板(7)由螺栓(2)固定;在其中一个盖板上设置有电解液进口(9),另一个盖板上设置有电解液出口(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尺寸可控的碳质管式氧还原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藻管还包括有琼脂粉和纤维粉;琼脂粉、纤维粉和蛋白核小球藻粉按4:1:15~4.5:1:17比例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尺寸可控的碳质管式氧还原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膜采用聚醚砜膜、聚四氟乙烯膜、偏聚二氟乙烯膜或玻璃纤维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163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电增强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利用MFC处理废弃稻壳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