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氮硅钛合金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0201.2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6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卢世国;李香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诺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5/00 | 分类号: | C22C35/00;C22C30/00;C22C14/00;C22C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75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氮 硅粉 硅钛合金 钛铁粉 反应釜 点火 高压反应釜 氮气压力 工艺步骤 含氮气体 原料准备 抽真空 钛合金 称量 出炉 放入 硅铁 混料 钛铁 烧制 通电 品位 封闭 生产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氮钛合金,其成份为:12‑25%的氮、20‑50%的钛,5‑25%的硅,碳≤1.0、硫≤0.06%、磷≤0.1%。高氮硅钛合金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为:①原料准备—根据所需高氮硅钛合金的成分中钛、硅和氮的含量以及钛铁和硅铁的品位,计算钛铁粉和硅粉的用量,②混料—将称量的钛铁粉和硅粉混合均匀,③加工烧制—首先将混合匀的钛铁粉和硅粉放入高压反应釜中并加入点火药用硅粉,再将反应釜封闭并抽真空至‑0.09MPa,然后向反应釜通入含氮气体并将压力调至4‑12MPa,最后通电点火,在维待含氮气压力情况下待反应温度自最高点下降至100℃以下出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氮硅钛合金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铌、钒、钛是微合金钢中应用最多最广的元素,是业界公认的微合金化钢的三驾马车。 在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压力之下,各钢铁企业降成本的意愿强烈。铌、钒是目前部分高强度钢必须要添加的微量元素。由于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而钛的价格相对要低很多,资源相对也丰富很多,所以被越来越多的钢铁业界所关注。
由于钛是很强的氧化物形成元素。钛的氧化物在钢水中形成,这些在液态下形成的氧化钛粒子,由于温度高,颗粒较大,一些进入钢渣中而除掉,一些则进入凝固态,而成有害夹杂物,所以如何解决钛不被氧化及钛、氮在钢水中的收得率一直是业界探讨的问题。
本发明是将钛与硅混合后在氮气氛围中进行高温钝化,生成耐高温抗氧化之复合钛氮合金,在炼钢加入方式上,采取块状直加加入或制成包芯线加入,很成功的解决了钛在钢中容易氧化的难题,能有效提高钛、氮在钢中的吸收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氮硅钛合金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成份技术方案是:
高氮硅钛合金,其成份为: 12-25%的氮、20-50%的钛, 5-25 %的硅,碳≤1.0、硫≤0.06%、磷≤0.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成份为: 15-25%的氮、25-50%的钛, 10-25 %的硅,碳≤1.0、硫≤0.06%、磷≤0.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成份为:20-25%的氮、30-50%的钛, 15-25 %的硅,碳≤1.0、硫≤0.06%、磷≤0.1%。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第一种方法技术方案是:
高氮硅钛合金的生产方法,其工艺步骤为:①原料准备—根据所需高氮硅钛合金的成分中钛、硅和氮的含量以及钛铁和硅铁的品位,计算钛铁粉和硅粉的用量,②混料—将称量的钛铁粉和硅粉混合均匀,③加工烧制—首先将混合匀的钛铁粉和硅粉放入高压反应釜中并加入点火药用硅粉,再将反应釜封闭并抽真空至-0.09MPa,然后向反应釜通入含氮气体并将压力调至4-12MPa,最后通电点火,在维待含氮气压力情况下待反应温度自最高点下降至100℃以下出炉。所述的钛铁粉为金属质钛粉,所述含氮气体为氮气、氨气。所述的硅粉为金属质硅铁粉或硅粉。钛铁粉和硅粉的粒度为60-300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第二种方法技术方案是:
高氮钛合金的生产方法,其工艺步骤为:①原料准备—根据所需高氮硅钛合金的成分中钛、硅和氮的含量以及钛铁和硅铁的品位,计算钛铁粉和硅粉的用量,②混料—将称量的钛铁粉和硅粉混合均匀,③加工烧制—将混合匀的粉料或将混合匀的粉料压成球并干燥后的型料放入窑炉中,再将窑炉封闭并抽真空至-0.01MPa,然后往窑炉中通入含氮气体并将压力调至0.01-0.08MPa,升温至350-450℃后保温4小时,再升温至550-650℃后保温2小时,再继续升温至900-1200度保温2-5小时,随后冷却至室温出炉。所述的钛铁粉为金属质钛粉,所述含氮气体为氮气、氨气。所述的硅粉为金属质硅铁粉或硅粉。钛铁粉和硅粉的粒度为60-300目。所述的压球干燥为将湿球在110-160℃在烘干箱中干燥4-1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诺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诺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02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