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超支化结构改性聚氨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自修复漫反射涂料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13515.X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2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白永平;岳利培;李卫东;李夏倩;殷晓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8;C08G18/42;C08G18/32;C08G18/34;C09D175/04;C09D175/06;C09D175/08;C09D5/33 |
代理公司: | 无锡永乐唯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9 | 代理人: | 章陆一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超支 结构 改性 聚氨酯 聚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修复 漫反射 涂料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超支化结构改性聚氨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自修复漫反射涂料组合物,该聚合物的制备包括:脂肪族聚醚二元醇、脂肪族聚酯二元醇在90~150℃减压抽真空,降温至60~90℃,加入催化剂、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加入亲水性扩链剂反应1~3小时;加入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反应1~2小时;加入亲水性扩链剂扩链剂,反应1~2小时;降至常温,加入中和剂调节PH值至7~9;加入磺酸盐类亲水性扩链剂、去离子水反应0.5~1小时,制得水性超支化结构改性聚氨酯聚合物。本发明的自修复漫反射涂料组合物包含上述聚氨酯聚合物,该涂料组合物具有自修复、漫反射性能,透明性好,兼备硬度与柔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超支化结构改性聚氨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同时涉及一种自修复漫反射涂料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工业水平及人民消费水平的升级,消费者对日常用品及工业用品的外观、触感、体验舒适度要求越来越苛刻。许多高档用品开始以美观、舒适的外形及触感吸引大众的注意。防眩光涂层的应用也就应运而生。它以美观的外表,舒适的人体生理学触感,逐渐在汽车内饰、电子产品等行业占得一席之地,并日渐获得更多的青睐。
防眩光材料可分为两种类型:粒子漫射型和表面浮雕型。粒子漫射型防眩光材料包含一层光漫射层,由粘结剂树脂和光扩散粒子(LDP)组成,当光通过树脂和粒子的界面会发生折射。目前慢反射型涂料主要依靠添加无机填料,即向涂料的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消光助剂,主要为各种粒径的二氧化硅或三氧化二铝等。CN101235244A描述了一种利用无机-有机复合的方法制备的二氧化硅粒子,后将其与多官能团丙烯酸酯和引发剂并用,制备出一种防眩光的涂料,再涂布得到硬质涂层,该涂层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耐老化性和抗污性。另外,防眩光材料要求具有高透光率和光漫射性能,但光漫射效果增加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光透射率的下降,这对制备兼具高透射率和光漫射性能的薄膜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但是,加入的无机填料与涂料的有机体系很难完美互溶,长期放置必然出现分离等不稳定状态,在后期的储存和使用中,由于填料的沉降可能导致无机填料位于容器底部,影响后期的涂布效果,对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聚氨酯有良好的透光性和耐候性,使用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合成的聚氨酯更是具有优异的耐黄变性,保证了高透光性,是理想的光学涂料。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4105797477公开了一种防眩光用聚氨酯涂料合成方法,该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合成的聚氨酯涂料稳定性好,防眩光性能优异,但是该涂料透明性差。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710037727.0公开了一种自修复防眩光水性聚氨酯涂料,其透明性较好,但是由于涂料完全是二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制备的线性聚氨酯,其无法形成致密的空间网络结构,涂料的柔韧性虽好,但是硬度不足。
因此,如何制备一种可自修复的、具有漫反射性能的、透明性好、硬度与柔韧性兼备的水性涂料成为极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性超支化结构改性聚合物,以及由此制成的自修复漫反射聚氨酯涂料。超支化结构基团参与聚氨酯聚合物的反应,制备多支链树形结构的聚氨酯聚合物,此聚合物呈现出特殊的空间三维网络形态,柔韧性佳且兼具较高的硬度;超支化聚合物为空间核结构,与子链段中的聚醚基团、聚酯基团、聚氨酯基团的微观结晶性、微观链段相容性的差异产生漫反射,同时单组份体系保证了涂料良好的高透射性。磺酸盐基团参与扩链,聚合物中产生可逆的离子间作用力,在分子出现微小裂痕的时候,不需加入修复剂即可通过可逆的离子键断裂重组实现自修复。
本发明的水性超支化结构改性聚氨酯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脂肪族聚醚二元醇、脂肪族聚酯二元醇,在90~ 150℃减压抽真空脱水,降温至60~90℃,通氮气,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反应1~5小时;
(2)向步骤(1)产物中加入一定量的亲水性扩链剂,加入的亲水性扩链剂与步骤(1)中所用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0.05~0.3:1,反应1~ 3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35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