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频大载荷机械式激振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13059.9 | 申请日: | 2018-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0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 发明(设计)人: | 顾笑冬;杨阳;郁成岩;曾达峰;邱跃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聂启新 |
| 地址: | 21408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载荷 驱动电机 变速箱 弹性柱销齿式 同步齿轮箱 联轴器 输出端 激振 三相异步电动机 变速箱输入 多级变速箱 大型结构 低频动态 基础平台 系统运行 响应试验 减速比 偏心块 输入端 小载荷 变频 船舶 转换 试验 桥梁 | ||
1.低频大载荷机械式激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3)、变速箱(2)及同步齿轮箱(1),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6)连接变速箱(2)输入端,所述变速箱(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5)连接同步齿轮箱(1)的输入端;
所述变速箱(2)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与第二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6)连接的第一齿轮轴(203),所述第一齿轮轴(203)与第一变速圆柱齿轮(207)啮合,所述第一变速圆柱齿轮(207)装配于中间轴(206)的外周,于所述中间轴(206)的外周、在所述第一变速圆柱齿轮(207)的一侧连接第二变速圆柱齿轮(208),所述第二变速圆柱齿轮(208)与第三变速圆柱齿轮(210)啮合,所述第三变速圆柱齿轮(210)装配于输出轴(209)的外周,在所述输出轴(209)上还装配第四变速圆柱齿轮(211);
所述同步齿轮箱(1)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第一箱体(102)及第一箱盖(101),第二圆柱齿轮(106),所述第二圆柱齿轮(106)与第一圆柱齿轮(104)啮合,所述第一圆柱齿轮(104)与第三圆柱齿轮(108)啮合,所述第三圆柱齿轮(108)与第四圆柱齿轮(110)啮合;在所述第二圆柱齿轮(106)轴向中心与第一激振轴(105)键连接,在所述第一圆柱齿轮(104)的轴向中心与第一传动轴(103)键连接,在所述第三圆柱齿轮(108)的轴向中心与第二传动轴(107)键连接,在所述第四圆柱齿轮(110)的轴向中心与第二激振轴(109)键连接,所述第一激振轴(105)及第二激振轴(109)伸出第一箱体(102)的轴伸段均安装扇形偏心块(117),所述扇形偏心块(117)与第一激振轴(105)或第二激振轴(109)连接的一端通过第二套筒(114)定位,所述扇形偏心块(117)的另一端通过垫圈(118)及多个圆螺母(119)锁紧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大载荷机械式激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变速箱(2)及同步齿轮箱(1)均通过紧固件固接于公共基座(4)的表面,在所述公共基座(4)上、于所述同步齿轮箱(1)的两侧还固接防护罩(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大载荷机械式激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2)还包括将第一齿轮轴(203)、夹头(205)、中间轴(206)、第一变速圆柱齿轮(207)、第二变速圆柱齿轮(208)、输出轴(209)、第三变速圆柱齿轮(210)及第四变速圆柱齿轮(211)围合的第二箱体(202),所述第二箱体(202)与第二箱盖(201)固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大载荷机械式激振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变速圆柱齿轮(207)连接的夹头(205),所述夹头(205)的一端与拨杆(204)固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频大载荷机械式激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204)拨至最左端时,第一变速圆柱齿轮(207)与第四变速圆柱齿轮(211)啮合实现变速箱减速比最小、输出轴(209)扭矩最小;所述拨杆(204)拨至最右端时,第二变速圆柱齿轮(208)与第三变速圆柱齿轮(210)啮合实现变速箱减速比最大、输出轴(209)的扭矩最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大载荷机械式激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柱齿轮(106)的轴向一端于第一激振轴(105)的轴肩处,所述第二圆柱齿轮(106)的轴向另一端通过第一套筒(111)定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大载荷机械式激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振轴(105)及第二激振轴(109)的两端均通过安装于同步齿轮箱1轴承孔内的圆锥滚子轴承(112)支撑,密封端盖(113)的一端伸入所述轴承孔并与圆锥滚子轴承(112)抵接,在所述密封端盖(113)与轴承孔内壁抵接的一侧设有O型圈(115),在所述密封端盖(113)与第一激振轴(105)或第二激振轴(109)接触的一侧还设置油封(1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305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测试台
- 下一篇:一种海底管道落物撞击模拟试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