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珠光效果的车膜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0870.1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5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董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浩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08;B32B27/18;B32B27/36;B32B7/06;B32B33/00;B32B37/02;C09D133/00;C09D7/61;C09D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南霆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膜层 珠光 复合层 车膜 抗紫外线层 抗刮层 纳米级 视觉效果 珠光效果 相溶性 树脂 雾度 星空 制备 测试 融合 制造 制作 | ||
1.一种车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抗紫外线层;
第一塑料膜层,其设置于所述抗紫外线层;
珠光复合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塑料膜层,并具有纳米级珠光粒;
第二塑料膜层,其设置于所述珠光复合层,并与所述第一塑料膜层相对;以及
抗刮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二塑料膜层,并与所述珠光复合层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料膜层与所述第二塑料膜层的厚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料膜层与所述第二塑料膜层的厚度为23μm,所述珠光复合层与所述抗紫外线层的厚度为7μm,所述抗刮层的厚度为1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料膜层及所述第二塑料膜层的雾度为1.1%,所述第一塑料膜层及所述第二塑料膜层的表面具有化学涂层,或者所述第一塑料膜层及所述第二塑料膜层的表面通过电晕处理。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配制珠光复合料液、抗紫外线料液;
涂布所述珠光复合料液于所述第一塑料膜层,形成所述珠光复合层;
设置所述第二塑料膜层于所述珠光复合层;
涂布所述抗紫外线料液于所述第一塑料膜层,烘干所述抗紫外线料液形成所述抗紫外线层;以及
设置所述抗刮层于所述第二塑料膜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珠光复合料液的组成分包括有机溶剂、丙烯酸树脂、纳米级珠光粒及碳晶颜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珠光复合料液的组成分包括重量百分比54wt%的有机溶剂、重量百分比40wt%的丙烯酸树脂及重量百分比6wt%的所述纳米级珠光粒及碳晶颜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包括重量百分比5wt%的甲醇、重量百分比15wt%的乙酯、重量百分比15wt%的丁酮及重量百分比19wt%的甲基异丁基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所述珠光复合料液的步骤包括:
搅拌所述有机溶剂、所述丙烯酸树脂及所述纳米级珠光粒为第一混合料液,搅拌时间为10分钟;
持续搅拌所述第一混合料液并同时加入所述碳晶颜料,形成第二混合料液;
搅拌所述第二混合料液形成所述珠光复合料液,搅拌时间为2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紫外线料液的組成分包括有机溶剂、丙烯酸树脂及紫外线吸收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紫外线料液的组成分包括重量百分比54.5wt%的有机溶剂、重量百分比45wt%的丙烯酸树脂及重量百分比0.5wt%的抗紫外线吸收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包括重量百分比20wt%的乙酯及重量百分比34.5wt%的丁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所述抗紫外线料液的步骤包括:
搅拌所述有机溶剂、所述丙烯酸树脂为第三混合料液,搅拌时间为10分钟;
持续搅拌所述第三混合料液并同时加入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形成第四混合料液;以及
搅拌所述第四混合料液形成所述抗紫外线料液,搅拌时间为10分钟。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刮层的組成分包括硅烷改性非光敏无机纳米颗粒、硅烷改性聚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树脂预聚物混合物、混合活性单体、光引发剂、热引发剂及助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浩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安浩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08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