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蛋白质组装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6122.6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0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牛忠伟;高偲嘉;田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08 | 分类号: | C07K1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白凤莹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蛋白质 组装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蛋白质组装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公开一种蛋白质组装体,该组装体是由氟尾修饰的病毒纳米粒子衣壳蛋白自组装而成的具有囊泡结构的蛋白质组装体。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蛋白质组装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蛋白质组装体利用病毒纳米粒子自身的自组装特性,通过简便有效的方法实现了蛋白特定位点的修饰,成功制备修饰不同长度氟尾的衣壳蛋白的蛋白质组装体。本发明蛋白质组装体选择氟尾来代替聚合物作为驱动蛋白质分子自组装的链段,氟尾不仅具有单分散的分子量和清晰的分子结构,而且可以通过氟氟相互作用形成既疏水又疏油的第三相—氟相。氟尾的引入不会破坏蛋白质分子的单分散性,而且可以使组装体在血液循环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蛋白质组装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明确的分子量和清晰的分子结构是生物医用材料能否实现应用转化的重要因素。受自然启发得到的蛋白质组装体不仅具有明确的分子量和清晰的分子结构,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蛋白组装体在生物医药领域,如生物传感、药物递送、模拟原始细胞功能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例如X.-H.Dong,et al.Three‐Dimensional Ordered AntibodyArrays Through Self‐Assembly of Antibody–Polymer Conjugates[J].Angew.Chem.Int.Ed.2017,56,1273.Ge,J.,et al.Protein–Polymer HybridNanoparticles for Drug Delivery[J].Small,2012,8,3573.)。但是,蛋白质本身如牛血清白蛋白通常不具有自组装的能力。为了赋予蛋白质自组装能力,往往需要在蛋白表面修饰疏水的聚合物,形成两亲性分子。但是,聚合物具有多分散的分子量和不可控的分子结构,它的引入会破坏蛋白质本身的分子量单分散性和清晰的分子结构。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不仅可以提供强自组装驱动力,而且具有单分散分子量和清晰的分子结构的分子来代替聚合物修饰在蛋白质表面。
另外,蛋白分子的表面具有许多反应位点,普通的化学修饰往往不能确定蛋白的反应位点(例如Xin Huang,et al.Interfacial assembly of protein-polymer nano-conjugates into stimulus-responsive biomimetic protocells[J].Nat.Commun.2013,4,2239.)。通过化学方法实现蛋白特定位点的修饰往往需要复杂的步骤。因此,需要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实现蛋白特定位点的修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蛋白质组装体,该蛋白质组装体利用氟尾代替聚合物为蛋白质分子提供了自组装驱动力,同时不会破坏蛋白质分子的单分散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蛋白质组装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病毒纳米粒子的自组装特性来实现蛋白质特定位点的修饰,简化了操作步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蛋白质组装体,该蛋白质组装体是由氟尾修饰的病毒纳米粒子衣壳蛋白自组装而成的具有囊泡结构的蛋白质组装体。
进一步,所述氟尾为含3-21个氟原子的全氟碳氟链,分子式通式为-CH2(CF2)nCF3。
进一步,所述病毒纳米粒子衣壳蛋白选自烟草花叶病毒衣壳蛋白、豇豆花叶病毒衣壳蛋白、M13噬菌体衣壳蛋白、T2噬菌体衣壳蛋白中任意一种。
进一步,所述蛋白质组装体的尺寸为30-200n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蛋白质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病毒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中性缓冲溶液中,搅拌,形成反应溶液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61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