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中框加工方法、金属中框和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5021.7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1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包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2D17/00;B22D19/00;B29C45/14;H01Q1/24 |
代理公司: | 44224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高明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连接段 隔断 填充 天线 熔融铝液 穿孔 铝材 固化 边框 压铸模具 移动终端 加工 注胶 一体成型的 处理工艺 间隔设置 环形状 压铸 | ||
1.一种金属中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若干条连接段;
将所述连接段间隔设置在压铸模具中,所述若干连接段围成带有缝隙的环形状的边框;
通过压铸处理工艺将熔融铝液注入并充满所述压铸模具的型腔,其中部分熔融铝液固化形成与所述连接段一体成型的中板,剩余部分熔融铝液填充至所述缝隙中并固化形成填充铝材,所述填充铝材将若干所述连接段串接在一起;
在所述填充铝材上与所述缝隙对应的部位处形成穿孔,于所述穿孔中注胶并固化形成天线隔断条;及
将所述边框、填充铝材和天线隔断条进行表面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中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隔断条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中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采用激光打孔工艺或电火花打孔工艺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中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的横截面形状呈腰形、椭圆形或长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中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条连接段的数量为四条,其中两条连接段为C型连接段,另外两条连接段为一字型连接段;在所述压铸模具中,其中一条一字型连接段位于两条所述C型连接段的一端之间,另外一条一字型连接段位于两条所述C型连接段的另一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中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边框、填充铝材进行表面处理的步骤之前,所述填充铝材的端部沿垂直所述缝隙的方向延伸并覆盖所述环形状边框的相对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中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压铸模具的型腔预热至200℃-250℃;
将熔融铝液以0.5m/s-0.8m/s的速度注入所述压铸模具的型腔中,压铸压力为80-85MPa;
所述压铸模具的型腔的填充率高于70%时,熔融铝液的注入速度为1m/s-1.5m/s,压铸压力为90Pa-100Pa;及
所述压铸模具的型腔完全充满时,保压2min-3min并冷却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中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供连接段的步骤中,通过镭雕工艺在所述连接段构成所述边框内表面的一面上加工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mm-2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金属中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镭雕工艺加工若干凹槽后,再通过纳米化处理工艺在所述连接段的内表面上加工若干微孔,所述微孔的深度为0.1nm-0.4nm,孔径为0.2nm-0.3n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中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边框、填充铝材进行表面处理之前,将成型后的中板和填充铝材进行热处理,所述热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中板和填充铝材加热至280℃-310℃,保温80min-120min并随炉冷却;
将随炉冷却后的中板和填充铝材加热至700℃-800℃,保温180min-200min并采用油淬冷却;及
将油淬冷却后的中板和填充铝材加热至600℃-650℃,保温150min-170min并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11.一种金属中框,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中框加工方法制成。
12.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金属中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50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