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组装的动力电池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3289.7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7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耐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2 | 分类号: | H01M2/2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赣州智府晟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8 | 代理人: | 夏琛莲 |
地址: | 341800 江西省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电 电池本体 定位装置 动力电池组 动力电池 收纳槽 两组 成型 组装 电池 锂离子电芯 滑动配合 可伸缩的 空间占用 连接固定 连接挂钩 组装效率 电动车 挂钩槽 接电槽 内置 走线 底座 串联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动力电池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内置锂离子电芯的电池本体、底座,所述电池本体一侧上下方设置有两组连接挂钩,所述电池本体另一侧安装有可伸缩的接电定位装置;所述电池本体安装所述接电定位装置一侧成型有两组挂钩槽,所述接电定位装置外侧的所述电池本体上成型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与所述接电定位装置滑动配合;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接电定位装置与所述接电槽的连接固定,可消除电池间串联的外部走线,提高动力电池组的组装效率,且降低接电故障,提高动力电池组的安全性;通过电池间的固定连接,缩小了动力电池组的整体体积,降低了对电动车内部的空间占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动力电池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电量强、无记忆、绿色环保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锂电子电池得以应用在电动汽车领域。采用锂电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时,需在普通电池外侧加装固定装置构成动力电池包,以便于电池组的安装和固定,并且提高电池组的稳定性。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动力电池组固定装置多为固定式结构,通过内置与电池相匹配的卡槽对电池进行定位,且需要借助外部设备进行安装固定,占用了电动车内部的较大空间,且需要大量的导线对电池进行串联,导致电池组内线路复杂,不便于检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动力电池结构及其安装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动力电池组固定装置多为固定式结构,通过内置与电池相匹配的卡槽对电池进行定位,且需要借助外部设备进行安装固定,占用了电动车内部的较大空间,且需要大量的导线对电池进行串联,导致电池组内线路复杂,不便于检修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能够通过卡扣连接的固定方式,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配合,对电池连接后的横向进行定位,配合横向插接的接电插头与插槽,可对电池连接后的竖向进行定位,进而对电池的连接进行固定,且消除了电池的外部走线,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于组装的动力电池结构,包括内置锂离子电芯的电池本体、底座,所述电池本体一侧上下方设置有两组连接挂钩,所述电池本体另一侧安装有可伸缩的接电定位装置;
所述电池本体安装所述接电定位装置一侧成型有两组挂钩槽,所述接电定位装置外侧的所述电池本体上成型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与所述接电定位装置滑动配合,所述电池本体安装所述连接挂钩一侧安装有与所述接电定位装置同轴设置的接电槽;
所述接电定位装置包括接电插头、螺柱和驱动装置,所述接电插头与所述螺柱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上成型有与所述螺柱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驱动装置侧部安装有固定在所述电池本体内部的轴承结构,所述接电插头可与所述接电槽插接配合;
所述接电插头上成型有与所述收纳槽滑动配合的导向条。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为螺纹滚轮,所述螺纹滚轮与所述轴承结构转动配合,所述螺纹滚轮边缘延伸至所述电池本体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螺纹滚轮外侧成型有水平设置的防滑纹。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为连接齿轮与调节齿轮的组合,所述连接齿轮与所述轴承结构转动配合,且所述连接齿轮内侧成型有与所述螺柱啮合的螺纹通孔,所述调节齿轮与所述连接齿轮啮合,且所述调节齿轮边缘延伸至所述电池本体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采用橡胶材料配合塑料材料衬底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螺柱为中空结构,且所述螺柱内部设置有连接锂离子电芯和所述接电插头的导线。
作为优选,所述挂钩槽内部的边角均为圆弧角,且所述挂钩槽内部设置有铝合金摩擦贴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耐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耐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32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连接结构及电池箱
- 下一篇:电极片、电极板及电池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