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执行机构同步加工的汽车零部件冲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0702.4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4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潘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城加特林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88 | 分类号: | B21D53/88;B21D35/00;B21D43/10 |
代理公司: | 34119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叶美琴<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42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板 裁剪 成型模具 上料机构 定位孔 转轴 底座 汽车零部件 成型机构 冲压设备 同步加工 中轴线 半成品 第一驱动机构 冲压成型 生产效率 圆周分布 转轴转动 自动上料 偏移 重合 大孔 对模 模腔 腔内 上料 外周 贯穿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执行机构同步加工的汽车零部件冲压设备,包括底座、环形板、N个成型模具、转轴、上料机构、裁剪机构、成型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环形板固定在底座上,环形板上设有N个贯穿其内外表面的定位孔,N个成型模具在环形板外周呈圆周分布,转轴转动安装在底座上,转轴设置在环形板内部且转轴的中轴线与环形板的中轴线重合,上料机构用于将原材料上料至定位孔的直径较大孔内;裁剪机构用于对定位孔的原材料进行裁剪并将裁剪后的半成品分别导入成型模具的模腔内;成型机构用于对模腔内的半成品进行冲压成型。本发明通过设置上料机构实现自动上料,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设置环形板,对原材料进行定位,防止加工时原材料偏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执行机构同步加工的汽车零部件冲压设备。
背景技术
当今汽车零部件的制造行业技术日新月异,尤其零部件的冲压技术越来越要求高精度化、高自动化。但是,目前在汽车零部件领域,传统方法大都依靠人工操作搬运物料进行多次加工操作,这种方法不仅程序复杂、生产效率低,而且产品的性能、加工精度和使用寿命都得不到保障,既消耗了人力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原材料的浪费了。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多执行机构同步加工的汽车零部件冲压设备。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执行机构同步加工的汽车零部件冲压设备,包括底座、环形板、N个成型模具、转轴、上料机构、裁剪机构、成型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N为正整数且N≥3;其中:
环形板固定在底座上,环形板上设有N个贯穿其内外表面的定位孔,N个定位孔在环形板呈圆周均匀分布,定位孔为台阶孔,该台阶孔由直径不同的两个孔组成且直径较大的孔靠近环形板内侧;
N个成型模具在环形板外周呈圆周分布,且N个成型模具与N个定位孔一一对应设置,成型模具具有与定位孔导通的模腔;
转轴转动安装在底座上,转轴设置在环形板内部且转轴的中轴线与环形板的中轴线重合,第一驱动机构与转轴连接,用于驱动转轴转动,转轴上沿其转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且当第一支撑杆与N个定位孔中的一个定位孔相对时,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分别与N个定位孔中的其他两个定位孔相对;
上料机构安装在第三支撑杆远离转轴一端,用于将原材料上料至定位孔的直径较大孔内;
裁剪机构安装在第二支撑杆远离转轴一端,用于对定位孔的原材料进行裁剪并将裁剪后的半成品分别导入成型模具的模腔内;
成型机构安装在第一支撑杆远离转轴一端,用于对模腔内的半成品进行冲压成型。
优选的,底座上位于成型模具下方位置设有落料口。
优选的,成型模具包括第一动模、第二动模、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第一动模、第二动模均与底座滑动连接,第一动模、第二动模分别通过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驱动进行合模或分模;第一动模与第二动模合模形成模腔,且当第一动模与第二动模合模时,模腔与导向孔导通且模腔的中轴线与导向孔的中轴线重合,当第一动模与第二动模分模时,第一动模、第二动模退至落料口两侧。
优选的,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机械手和第四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三支撑杆上,第四驱动机构与上料机械手连接用于驱动上料机械手沿环形板径向移动。
优选的,裁剪机构包括裁剪冲头和第五驱动机构,第五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二支撑杆上,第五驱动机构与裁剪冲头连接用于驱动裁剪冲头沿环形板径向移动。
优选的,成型机构包括成型冲头和第六驱动机构,第六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一支撑杆上,第六驱动机构与成型冲头连接用于驱动成型冲头沿环形板径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城加特林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宣城加特林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07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