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内燃机的热绝缘的进气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99532.2 | 申请日: | 2018-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0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詹森·迪特里希;托马斯·玛丽斯澈威思科;马克·蒂林斯基;斯蒂芬·希尔施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卡车和巴士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F16L59/14;F02F1/42;F02M3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李少丹;许伟群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内燃机 绝缘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进气系统(14)。该进气系统(14)具有气缸盖(10),该气缸盖带有进入通道(16),用于把进入空气导入到所述内燃机的燃烧室中。该进气系统(14)具有空气供应管节段(12),该空气供应管节段与所述气缸盖(10)连接,且至少部分地形成通入到所述进入通道(16)中的空气供应通道(18)。该进气系统(14)还具有热绝缘部(34),其设置在所述空气供应通道(18)中,用于减少传递至在所述空气供应通道(18)中流动的进入空气的热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进气系统和用于制造进气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内燃机的燃烧室通过进气系统被供应用于燃烧燃油的新鲜空气。该进气系统具有不同的空气流道。这些空气流道包括气缸盖中的通入到燃烧室中的进入通道。在该进入通道的上游设置了空气供应通道,该空气供应通道例如可以把进入空气分配给一个或多个气缸。进气系统可以具有其它组件,比如压缩机和增压空气冷却器。
在内燃机工作时,内燃机变热。特别地,安装到内燃机上的气缸盖变热。希望进入空气在流入到燃烧室中时具有低的温度,进而具有高的密度。进入空气可以在例如被压缩机压缩时变热,或者因在工作中变热的气缸盖的热传递而变热。
US 4,300,494 A公开了一种具有低油耗的汽油机。内燃机具有在气缸盖中的进入通道,该进入通道用热绝缘的材料予以涂层。
DE 40 06 583 A1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在该柴油机的气缸盖中的吸气道设置有热绝缘的护衬,该护衬由陶瓷材料构成。
JP2016118132(A)公开了用于在内燃机的气缸盖中的吸气道的热绝缘部件。
已知的这些措施可能尚不充分,致使新鲜空气仍总是都以太高的温度流入到内燃机的燃烧室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因此是,提出一种进气系统,其能实现把较冷的新鲜空气供应给内燃机的燃烧室。
该目的通过根据如下技术方案的进气系统得以实现。也公开了用于该进气系统的制造方法。有利的改进在从下面的内容中给出。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进气系统,具有:气缸盖,该气缸盖带有进入通道,用于把进入空气导入到所述内燃机的燃烧室中;空气供应管节段,该空气供应管节段与所述气缸盖连接,且至少部分地形成通入到所述进入通道中的空气供应通道;以及热绝缘部,其设置在所述空气供应通道中,用于减少传递至在所述空气供应通道中流动的进入空气的热量,所述热绝缘部具有内衬,该内衬贴靠在所述空气供应通道的内壁面上,所述内衬被构造成柔性的内衬。
进气系统具有气缸盖,气缸盖带有进入通道,用于把进入空气导入到内燃机的燃烧室中。进气系统还具有空气供应管节段,该空气供应管节段与气缸盖连接,且至少部分地形成通入到进入通道中的空气供应通道。此外,在空气供应通道中设置了热绝缘部,用于减少传递至在空气供应通道中流动的进入空气的热量。通过设置热绝缘部,可以使得进入空气在流经空气供应通道时减少变热。由于进入空气减少变热,进入空气的密度并不明显地减小。由此可以有更多的进入空气流入到燃烧室中。这可以提高内燃机的效率,进而在这种情况下有助于消耗更少的燃油。
空气供应管节段可以构造成空气分配管节段,用于把进入空气分配到内燃机的多个气缸上。
空气供应通道设置在进入通道的上游。
热绝缘部可以贴靠在空气供应通道的内壁面上。
空气供应管节段可以具有开口的型部,例如U-型部。
热绝缘部可以由耐受废气的材料制成,从而例如在带有废气反馈的实施方式中热绝缘部不会因废气而出现受损。
进气系统可以在空气供应管节段上游具有压缩机和/或增压空气冷却器。
气缸盖可以是单气缸-气缸盖或多气缸-气缸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卡车和巴士股份公司,未经曼卡车和巴士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95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