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认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96387.2 | 申请日: | 2018-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0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 发明(设计)人: | 谈剑锋;张永亮;杨德光;姜立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众人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31 | 分类号: | G06F21/31;G06F2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认证 动作信息 特征序列 肢体动作信息 存储介质 频域 终端 方案解决 获取目标 技术效果 可复制性 面部识别 目标用户 生成模型 输入特征 特征生成 信息认证 移动终端 预先存储 复制性 相似度 传感器 时域 指纹 个性化 输出 认证 转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认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基于移动终端中的传感器获取目标用户的当前时域动作信息;将当前时域动作信息转换为当前频域动作信息,并将当前频域动作信息输入特征生成模型,得到特征生成模型输出的与目标用户相对应的当前特征序列;根据当前特征序列与预先存储的特征序列之间的相似度值,确定认证是否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面部识别、指纹等信息认证时,由于上述信息具有可复制性,导致采用上述方式进行安全认证存在较大隐患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由于每个用户的肢体动作信息具备个性化、难以复制性,当采用肢体动作信息进行安全认证时,提高了安全认证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安全认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认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会在终端界面上下载用户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可选的,微信、支付宝等,这些应用程序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用户财产以及隐私,不便于被其它用户看到以及使用,因此会对其进行安全设置,可选的,通过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对其进行设置,常见的包括指纹、人脸、虹膜、声纹等来保证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但是,常见的安全设置方式如指纹、人脸、虹膜等安全认证方式都具有可复制性,因此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认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以提高安全认证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认证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移动终端中的传感器获取目标用户的当前时域动作信息;
将所述当前时域动作信息转换为当前频域动作信息,并将所述当前频域动作信息输入特征生成模型,得到所述特征生成模型输出的与所述目标用户相对应的当前特征序列;
根据所述当前特征序列与预先存储的特征序列之间的相似度值,确定认证是否通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安全认证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时域动作模块,用于基于移动终端中的传感器获取目标用户的当前时域动作信息;
特征序列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时域动作信息转换为当前频域动作信息,并将所述当前频域动作信息输入特征生成模型,得到所述特征生成模型输出的与所述目标用户相对应的当前特征序列;
认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特征序列与预先存储的特征序列之间的相似度值,确定认证是否通过。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安全认证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安全认证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于移动终端中的传感器获取目标用户的当前时域动作信息,将当前时域动作信息转换为当前频域动作信息,并将当前频域动作信息输入特征生成模型,得到目标用户相对应的当前特征序列,每一个用户做出的时域动作信息具备单一性,再根据当前特征序列与预先存储的特征序列之间的相似度值是否处于预设的阈值范围之内,来判断认证是否通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面部识别,指纹、瞳孔等信息进行认证时,由于指纹、瞳孔以及面部信息具有可复制性,导致采用上述方式进行安全认证存在较大隐患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由于每个用户的肢体动作信息具备个性化、难以复制性,当采用肢体动作信息进行安全认证时,提高了安全认证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众人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众人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63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