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频抗金属标签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91143.5 | 申请日: | 2018-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5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启明星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第二材料 第一材料 超高频天线 高介电常数 抗金属标签 高频天线 金属氧化 吸波材料 铁磁性 双频 抑制干扰信号 超高频信号 芯片电连接 高频信号 工作性能 金属物体 材料层 天线层 屏蔽 芯片 | ||
一种双频抗金属标签,包括芯片;天线层,包括分别与所述芯片电连接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特殊材料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天线下部的第一材料和位于所述第二天线下部的第二材料,所述的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用于抑制干扰信号通过。第一天线为高频天线,所述的第一材料为铁磁性的金属氧化物质;第二天线为超高频天线,所述的第二材料为高介电常数吸波材料。通过设置铁磁性的金属氧化物质及高介电常数吸波材料,能够避免金属物体对高频信号及超高频信号的抑制及屏蔽,进一步提高高频天线和超高频天线的工作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频抗金属标签。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深化,电子标签作为物联网的信息载体被广泛应用。电子标签,又称无线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
随着物联网概念的发酵,射频识别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世界各国及各大组织皆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相应技术标准,不同的标准涉及到的频段范围也不尽相同。仅中国就有840MHz-845MHz和920MHz-925MHz两个频段。而作为射频识别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抗金属电子标签,其用于表面是金属的物体的身份识别,例如,集装箱、灭火器。目前抗金属电子标签已得到广泛应用且还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但通常情况下抗金属标签带宽较窄,只能用于单个频段,具有较大的应用局限性。
在RFID技术领域,高频天线的工作频段一般在13.56MHz,该频率的波长可以穿过大多数的材料,该频段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的频段,这是一个比较成熟与最具活力的产业,已广泛应用于防伪、物流、人员识别等领域。超高频天线的工作频段一般在860MHz到960MHz之间,超高频系统通过电场来传输能量,电场的能量下降的不是很快,但是读取的区域不是很好进行定义。该频段读取距离比较远,无源可达10m左右。主要应用于国土安全、供应链、物流、移动商务、防伪、电子牌照、仓库管理、机场行李管理等,这是一个未来最具商机而将被广泛开发与应用的频段。
而随着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适用于高频和超高频双频的射频识别标签的需求增多。其中高频工作原理为电感耦合的方式,而超高频工作原理则为电磁波反向散射工作,两个频段的工作方式完全不同,但是在金属环境中,两种频段的RFID性能都表现出相同的状态,贴在金属表面的两种频段的RFID电子标签由于受到金属导体对信号抑制及屏蔽的影响,使得不管是RFID高频或者RFID超高频部分是完全无法工作。
因此,在当前的射频识别技术领域,亟需一种能够工作在金属表面、且适用于高频和超高频双频的射频识别标签。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高频和超高频双频的射频识别标签在金属表面上使用时受到金属导体对信号抑制及屏蔽的缺陷。
为此,提供一种双频抗金属标签,包括:
芯片;
天线层,包括分别与所述芯片电连接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特殊材料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天线下部的第一材料和位于所述第二天线下部的第二材料,所述的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用于抑制干扰信号通过。
进一步的,
所述的第一天线为高频天线,所述的第一材料为铁磁性的金属氧化物质;
所述的第二天线为超高频天线,所述的第二材料为高介电常数吸波材料。
进一步的,
所述芯片通过倒封装或者打线的方式分别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电连接。
进一步的,
所述的特殊材料层连接有胶粘层。
进一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启明星物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启明星物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11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