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7681.7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6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三田村一广;稻川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阿雷斯提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玉昌峰;李罡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支承件 冷却结构 形成工序 焊接工序 填槽 填塞 载置 制造 熔敷金属 排出槽 主体部 从槽 堆焊 排出 熔敷 连通 开口 堵塞 外部 申请 | ||
1.一种冷却结构体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冷却结构体,所述冷却结构体具有彼此连通的第一冷却路以及第二冷却路,所述冷却结构体通过向金属制的主体部堆焊熔敷金属而成,所述冷却结构体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填槽工序,在开口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面的槽中,将支承件填塞至距槽底预定的高度;
载置工序,在通过所述填槽工序填塞的所述支承件上放置盖;
焊接工序,实施使所述熔敷金属熔敷于通过所述载置工序放置的所述盖和所述主体部的堆焊而堵塞所述槽的开口;
第一冷却路形成工序,以与所述槽连通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冷却路;以及
第二冷却路形成工序,在所述焊接工序后,从通过所述第一冷却路形成工序形成的所述第一冷却路朝外部排出所述槽内的所述支承件,并将排出所述支承件后的部分作为所述第二冷却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的宽度被设定为与填塞所述支承件的部位的所述槽的槽宽度大致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是能够从不具有流动性的第一状态转换为具有流动性的第二状态的构件,
在所述填槽工序中,将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支承件填塞于所述槽,
在所述焊接工序后,进行使所述支承件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为所述第二状态的转换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以及所述熔敷金属为钢制,
所述支承件通过使用热分解性粘合剂固定颗粒而形成为所述第一状态,
在所述转换工序中,加热到比所述热分解性粘合剂的分解温度高的温度而使所述支承件向所述第二状态转换的同时,对所述主体部以及所述熔敷金属进行改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工序在所述第一冷却路形成工序之后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换工序中,在由所述第一冷却路形成工序形成的所述第一冷却路相对于所述槽朝上的状态下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阿雷斯提,未经株式会社阿雷斯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76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闪蒸缓冲装置耐冲击法兰盖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汽车轮毂模具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