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接触网的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7063.2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4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梁可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20 | 分类号: | B60M1/20;B60M1/2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陈伟勇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接触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电气化铁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接触网的支撑装置,它包括穿有接触线的空筒、定位臂、传感器、控制器和电机,当传感器测出实时的风向数据时,控制器控制电机运行带动第一定位臂与空筒转动,接触线处于与风向平行的位置,接触线的风振减弱。同时,当风速小于风速标准值时,电磁铁通第一电流值,磁流变液在电磁铁的磁场作用下对接触线起到缓冲作用,当风速大于风速标准值时,电磁铁所通电流值由第一电流值增大至第二电流值,磁流变液对接触线的缓冲效果增强。本发明使接触网的抗风性动态可调,可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提高了接触网的抗风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化铁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接触网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风区、风口的大风作用及隧道口的涡流风场作用会使接触网发生复杂的振动及风偏,影响弓网运行动态质量,威胁弓网接触安全。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的强风环境下的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及其参数确定方法采用结构高度为1100mm、跨距不大于50m、承力索张力与接触线张力匹配合适、整体钢腕臂结构、转换柱和道岔柱为双腕臂柱、接触线与承力索分支柱下锚的简单链形悬挂系统。(参考专利文献CN102756671B)。同济大学的专利产品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反定位弹性阻尼器支撑机构,该腕臂结构包括平腕臂、斜腕臂、定位管、定位器以及定位管支撑,支撑机构包括阻尼生成单元及定位销钉单元,阻尼生成单元一端与定位管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定位销钉单元与定位器连接,阻尼生成单元沿斜向布置,并分别与定位器、定位管连接,共同构成支撑结构(参考专利文献CN104890534B)。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接触网的支撑装置,其可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具有动态可调的抗风性,以提高接触网的抗风能力、减小电气化铁路风害损失。
包括:
平腕臂,与支柱垂直固定连接;
第一定位臂,一端可转动嵌入平腕臂内;
第二定位臂,一端固定在支柱上,另一端与第一定位臂末端铰接;
第一电机,设置在平腕臂上,用于控制第一定位臂的转动;
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一定位臂上,用于控制空筒的转动;
传感器,设置在支柱上,用于监测实时风向及风速大小;
空筒,其长度为m,两端由橡胶封口且内部充满磁流变液,设置在第一定位臂的末端并由第二电机驱动旋转;
接触线,其穿过空筒内部的磁流变液;
电磁铁,设置在空筒的表面,其产生大小可调的磁场作用于空筒内的磁流变液,使磁流变液的粘滞性发生变化;
控制器,其与传感器、电池、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信号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的运转以及调节电池的电流大小;
控制器被配置为:
(1)建立以空筒中心为原点、接触线所在方向为X轴、朝向铁轨内侧方向为Y轴、竖直向上方向为Z轴的空间坐标系;
(2)获取风向数据与风速大小,建立风向的三维矢量,并将该三维矢量分别向Xoy、Zox平面投影得到第一平面向量和第二平面向量;
(3)计算出第一平面向量与X轴之间的夹角θ、第二平面向量与Z轴之间的夹角μ;
(4)根据θ控制第一电机驱动第一定位臂使空筒在Xoy平面内旋转第一角度α,使两个相邻的空筒之间的接触线在Xoy平面上的投影与X轴之间的夹角从0°变为θ,也即接触线在Xoy平面上与第一平面向量平行,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70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的变速机构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接触网斜腕臂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