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胰腺癌基底微绒毛的检测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3625.6 | 申请日: | 201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1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赛音贺西格;马丽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74 | 分类号: | G01N33/574;G01N33/533;G01N21/64;G01B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绒毛 基底 肿瘤组织 代谢水平 物理参数 糖摄取 肿瘤 微血管内皮细胞 免疫荧光染色 胰腺癌 病理学技术 激光共聚焦 影像学指标 微循环 对比分析 黄金标准 临床医学 内皮细胞 完整结构 直接相关 肿瘤诊断 细胞基 重建 恶性肿瘤 预测 代谢 测量 扫描 诊断 检测 应用 联合 | ||
本发明属于临床医学和诊断领域,具体涉及利用微血管内皮细胞基底微绒毛物理参数预测肿瘤内部的代谢水平,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激光共聚焦的扫描重建方法,重建肿瘤微循环内皮细胞的微绒毛完整结构,测量微绒毛的物理参数密度和长度,与病人的PET‑CT SUVmax值对比分析,预测肿瘤组织内的代谢水平。结果显示,微血管基底微绒毛长度和密度的均值和中位数均与肿瘤组织的糖摄取能力直接相关;微血管基底微绒毛密度和长度的均值和中位数的联合参数与肿瘤组织糖摄取能力相关性更强。微血管皮细胞基底微绒毛只存在于恶性肿瘤内,而且该指标是病理学技术指标,属于肿瘤诊断黄金标准范畴,因此这个指标的特异性远高于代谢相关其它影像学指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临床肿瘤代谢水平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胰腺癌基底微绒毛的检测方法与系统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是体内正常功能细胞演变而形成的一种器官,它具有特殊的代谢习性、强大的破坏和侵袭其它器官的能力(Egeblad et al., 2010)。肿瘤器官包含具有特殊代谢习性的肿瘤细胞、支持作用的间质细胞、自身的循环系统和免疫细胞(Egeblad et al., 2010)。肿瘤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积累相应癌基因的各种突变,这些基因突变会导致肿瘤细胞基础代谢途径的改变(Cantor and Sabatini, 2012; Hsu and Sabatini, 2008; Ward andThompson, 2012)。正常细胞癌变以后,肿瘤细胞的代谢习性会改变,与人体其它细胞相比,癌细胞主要依靠糖酵解途径获得ATP,即使在有足够的充足氧气供给的条件下,肿瘤细胞仍然依靠糖酵解途径获得ATP。研究发现,增加氧的供给会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糖酵解途径产生的ATP远少于有氧条件下的三羧酸循环所产生的ATP (1/19),因此肿瘤器官的糖需求量往往远大于正常组织。与之相应的是肿瘤往往具有超强的糖摄取能力(Cuperlovic-Culfet al., 2012)。这样的超强的糖摄取能力的习性也给早期检测和发现体内的肿瘤提供便利条件。依据这些特殊的代谢习性,研究人员开发出许多检测肿瘤的手段。这种依据肿瘤组织的特殊代谢特征开发出的检测手段,提示肿瘤的功能,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优点。这种依赖功能学的检测指标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这种指标不仅可以指导外科医生手术过程,也可以预测肿瘤病人的预后和药物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上,常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葡萄糖检测肿瘤和肿瘤糖摄取能力,FDG PET-CT是最常见的一种。PET-CT的优点是检测到的信号体现肿瘤的糖摄取能力, 属于临床影像学的范畴。该方法灵敏度高,很容易发现糖代谢异常的区域和微小的病灶(Kinahan and Fletcher, 2010; Schellenberg et al.,2010)。PET-CT缺点是只是提供的代谢异常部位整体代谢水平,无法提供组织内病理变化的信息。人体内局部的炎症也会增强糖摄取能力,因此PET-CT一般很难区分肿瘤和炎症(Kinahan and Fletcher, 2010)。此外,机体诸多生理因素,例如生理状态、血糖浓度、胰岛素浓度等,都会影响其敏感性和准确性,甚至部分患者例如糖尿病、严重心血管病人是不能用PET-CT进行身体检查(Kinahan and Fletcher, 20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36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