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给药微针系统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8709.0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8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朱钰方;田正芳;陈砚美;阮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冈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K41/00;A61K45/00;A61K47/32;A61P35/0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8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光热 效应 药微针 系统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给药微针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皮微针系统的微针高度为300μm-800μm,微针针尖宽度为10μm-20μm,微针底部宽度为200μm-400μm,所述微针系统的基材为水溶性聚丙烯酸,内部嵌有药物和石墨烯纳米片,所述药物选自阿霉素,所述石墨烯纳米片与聚丙烯酸的质量比为0.1%-5%,所述药物与聚丙烯酸的质量比为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给药微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的针尖与针尖间距为500μm。
3.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2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给药微针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三步: 步骤一,微针浆料配制:取适量的聚丙烯酸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中,轻轻晃动直至完全溶解;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石墨烯纳米片和药物,搅拌1-2小时,使石墨烯纳米片和药物充分地分散在聚丙烯酸水溶液中,并且调节去离子水含量使浆料粘度范围为20-800Pa·s; 步骤二,微针的离心浇注成型:取二分之一微针体积的步骤一中配制的浆料加入至PDMS微针模具中,在离心机中以3000-5000rpm的转速离心15min后取出;接着,再次加入二分之一微针体积的浆料至PDMS微针模具中继续以相同的转速离心15min取出;然后,加纯聚丙烯酸水溶液至两次离心后的PDMS微针模具,使其完全填充模具空间并小心除掉多余浆料,作为微针的基座; 步骤三,微针脱模:将步骤二中制备的样品置于37℃烘箱干燥24小时,小心脱模,即得到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给药微针系统,所述石墨烯纳米片与聚丙烯酸的质量比为0.1%-5%,所述药物与聚丙烯酸的质量比为5‰-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给药微针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聚丙烯酸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2~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给药微针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纯聚丙烯酸水溶液中聚丙烯酸的浓度为0.35g/mL。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给药微针系统在制备皮肤表面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冈师范学院,未经黄冈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87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