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进水流道及制作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7410.3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9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曾凡强;黄庆锋;温道能;黄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11/04 | 分类号: | B63H11/04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水流道 船台 弯头部件 艉轴 船舶 喷口部件 水流方向 弯曲圆筒 依序连接 第一区 内表面 鸣片 制作 平行 穿过 保留 | ||
1.一种船舶进水流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沿水流方向依序连接的进水流道第一区部件、进水流道第二区部件、呈弯曲圆筒状的弯头部件以及喷口部件;
其还包括一端穿过所述进水流道第二区部件的平行于水平面的艉轴保护管以及连接所述艉轴保护管与所述弯头部件的内表面顶部的抗谐鸣片;所述抗谐鸣片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艉轴保护管外周的两侧且与所述弯头部件内表面的顶部连接的第一抗谐鸣片以及第二抗谐鸣片,所述抗谐鸣片呈片体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进水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口部件与所述弯头部件相对应连接的连接口垂直于水平面。
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进水流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进水流道第一区部件:由若干个加工成形的钢板零件,在分段胎架上贴装拼焊组成;
b)、制作进水流道第二区部件:在分段胎架上增加若干档数控胎架模板并做好横向加强,将加工成形的钢板零件在胎架模板上贴装拼焊;
c)、制作弯头部件:由三块钢板加工为三块圆管的零件焊接组成,焊接前在各环形接缝附近做好样卡加强,以所述弯头部件的一个端面为基面,在装配平台上进行拼焊;
d)、制作艉轴保护管:由两块钢板条经过精加工成形的两块半圆管零件进行焊接拼装组成;
e)、制作喷口部件:所述喷口部件包括依序连接的前圆筒、呈喇叭状的中间圆筒以及后圆筒;所述前圆筒与后圆筒分别由一块钢板条滚压成圆筒状,所述中间圆筒由两块扇形零件滚压成喇叭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进水流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所述弯头部件的艏艉端口各设置有30mm-70mm的施工余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进水流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d中,所述半圆管零件焊接后,对所述艉轴保护管进行0.2MPa液压强度试验。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进水流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e中,进行滚压成型时,所述钢板条内设置有木模。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进水流道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所述进水流道第二区部件与所述进水流道第一区部件之间的环形对接面进行焊接;
步骤二、对船台进行第一次轴线照光,拉出第一轴系中心线,并通过所述第一轴系中心线将所述喷口部件与船体的艉封板进行定位焊接;
步骤三、根据所述喷口部件艏端端口与所述进水流道第二区部件艏端端口之间的位置关系,对所述弯头部件进行余量修割,并将所述弯头部件的艏艉端口分别与所述喷口部件以及所述进水流道第二区部件进行焊接;
步骤四、在所述弯头部件内部焊接所述抗谐鸣片,所述抗谐鸣片上端与所述弯头部件焊接,所述抗谐鸣片下端暂不处理;
步骤五、进行第二次轴线照光,在进水流道第二区部件进行开孔,在所述开孔安置艉轴保护管,根据第二次轴线照光得出的第二轴系中心线对所述艉轴保护管进行对准焊接,并切割所述抗谐鸣片下端余量使所述抗谐鸣片与所述艉轴保护管贴合,并进行焊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舶进水流道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所述喷口部件与所述第一轴系中心线之间的同轴度偏差小于2m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舶进水流道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所述弯头部件与所述喷口部件的同轴度偏差小于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74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