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驻车空调控制方法和驻车空调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75651.4 | 申请日: | 2018-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9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祯祯;张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2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周容 |
| 地址: | 40002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控制 方法 | ||
驻车空调控制方法:室内控制模块采样车内环境温度;室内控制模块判定车内环境温度是否满足开机条件;若满足则室内控制模块通过第一信号通路输出开机控制信号至室外驱动模块,室外驱动模块驱动压缩机启动;室内控制模块继续判定车内环境温度所属的温度档位区间,并通过第二信号通路输出对应的档位控制信号至室外驱动模块,驱动压缩机按照档位控制信号对应的频率工作;室内控制模块判定车内环境温度是否满足停机条件;若满足则室内控制模块通过第一信号通路输出停机控制信号至室外驱动模块,室外驱动模块驱动压缩机停机。同时还公开一种驻车空调。本发明提高了驻车空调的续航能力,降低出现通信故障的概率,提高了驻车空调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驻车空调控制方法和驻车空调。
背景技术
驻车空调是指停车等候及休息时使用的空调,通常安装在卡车和厢式货车上,司机可以在长途驾驶中使用。传统的驻车空调包括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种是通过柴油发电机驱动压缩机运行,进一步通过压缩机驱动制冷剂在密封的制冷系统中循环,柴油发电机采用水作为冷却介质;第二种同样还是通过柴油发电机驱动压缩机运行,但是采用流动的空气作为冷却介质;第三种是通过汽油发电机驱动压缩机运行;第四种通过直流电源驱动压缩机运行。
不难看出,在前三种方式中,均需要燃油作为动力来源,因此,运行的驻车空调将会明显增加车辆的油耗。而且,无论是用水作为冷却介质还是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发电机本身的使用寿命均很难满足实际使用需要,维护成本较高。如果疏于维护,还会造成发电机不可逆的损坏。而采用直流电源作为动力来源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申请《一种汽车及其驻车空调系统》(授权公告号CN206374503U)中公开了一种汽车的驻车空调系统,驻车空调系统“包括设置于车体上,由独立于发动机之外的能源所驱动且用于对车内环境进行温度调节的空调装置。”上述专利申请进一步公开了以下技术内容,参见说明书第[0031]段“还增加了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车内环境温度,从而结合设置操作的所需温度与车内温度进行综合判断,进而对空调装置的输出功率调节值进行修正。”
在上述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由于需要结合设置操作的所需温度与车内温度进行综合判断,进而对空调装置的输出功率,尤其是压缩机输出功率调节值进行修正,也就是说需要对一个变量进行反复修正,所以在室外机中需要设置一个用于控制压缩机输出功率的控制模块,还需要设置一个用于驱动压缩机、风机及其它制冷元件的驱动模块,室内的控制模块和室外的控制模块采用双向通信的反馈控制方式。一方面增加了设备的控制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驻车空调的运行环境不稳定,控制模块可能需要长期工作在潮湿的环境中,发生通信故障的可能性非常高。而一旦发生通信故障,现有技术中需要一个复杂的流程才能确定故障点并进行维修,实际使用的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驻车空调的控制方法,旨在提高驻车空调的续航能力和实用性。
一种驻车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室内控制模块采样车内环境温度;
室内控制模块判定所述车内环境温度是否满足开机条件;若所述车内环境温度满足所述开机条件,则所述室内控制模块通过第一信号通路输出开机控制信号至室外驱动模块,室外驱动模块驱动压缩机启动;
室内控制模块继续判定所述车内环境温度所属的温度档位区间,并通过第二信号通路输出对应的档位控制信号至室外驱动模块,室外驱动模块驱动压缩机按照所述档位控制信号对应的频率工作;
室内控制模块判定所述车内环境温度是否满足停机条件;若所述车内环境温度满足所述停机条件,则所述室内控制模块通过第一信号通路输出停机控制信号至室外驱动模块,室外驱动模块驱动压缩机停机。
进一步的,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室内控制模块采样设定温度并调用至少一个参考温度;
所述室内控制模块计算设定温度和所述参考温度的和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56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