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动旋转一体化排水板托架及其施工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68517.1 | 申请日: | 2018-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7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安秀山;张福亮;田铭;于宝;马瑞连;王也枫;马连喜;张广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1/02 | 分类号: | B65G1/02;E02D3/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104 | 代理人: | 张强 |
| 地址: | 300456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板 联动旋转 施工工艺 托架 塑料排水板 螺栓 泥水污染 排水通道 施工效率 保护膜 固定盘 连贯性 人工的 送入杆 外套管 一体化 进板 联动 扭带 入板 桩机 钻杆 磨损 转动 堵塞 外部 施工 | ||
1.一种联动旋转一体化排水板托架,包括排水板固定盘(10)和支撑架(9),其特征在于,排水板固定盘(10)包括横向放置的双套管、一号螺栓(13)、前挡盘(7)和后挡盘(8),双套管包括内管(4)和外套管(5),外套管(5)一端与前挡盘(7)焊接,外套管(5)另一端端面设有与一号螺栓(13)相匹配的横向螺栓孔,并与后挡盘(8)通过一号螺栓(13)螺纹连接,外套管(5)套在内管(4)上,且内管(4)两端伸出外套管(5),前挡盘(7)外设有钢筋圈(14),前挡盘(7)和钢筋圈(14)同轴,前挡盘(7)和钢筋圈(14)之间连有加强筋(15),后挡盘(8)上焊接有两根限位钢筋(11),前挡盘(7)上设有若干呈直线排列的螺栓安装孔(6),后挡盘(8)上也设有若干呈直线排列的螺栓安装孔(6),前挡盘(7)上的螺栓安装孔(6)和后挡盘(8)上的螺栓安装孔(6)一一对应,且相对应的两个螺栓安装孔(6)内设有二号螺栓(12),支撑架(9)包括一对水平支架(1),一对水平支架(1)平行放置,一对水平支架(1)的中部各固接有一个斜支架(2),两个斜支架(2)的顶端连接,且两个斜支架(2)的顶端固接有同一竖直支架(3),内管(4)靠近前挡盘(7)的伸出端与竖直支架(3)的上端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旋转一体化排水板托架,其特征在于,内管(4)和外套管(5)通过轴承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旋转一体化排水板托架,其特征在于,外套管(5)内壁上设有绕外套管(5)的中轴线呈圆周排布的若干辊轴,内管(4)和外套管(5)通过辊轴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旋转一体化排水板托架,其特征在于,两根限位钢筋(11)的夹角为1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旋转一体化排水板托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螺栓安装孔(6)之间设有使二者连通的滑槽(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旋转一体化排水板托架,其特征在于,水平支架(1)、斜支架(2)和竖直支架(3)均为30*30*3的角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旋转一体化排水板托架,其特征在于,内管(4)为直径是Φ160的钢管,外套管(5)为直径是Φ200的钢管。
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联动旋转一体化排水板托架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a、塑料排水板材料固定
将整盘排水板固定在排水板固定盘(10)的外套管(5)上,外套管(5)穿入整盘排水板的固定孔内,通过一号螺栓(13)将后挡盘(8)固定在外套管(5)上,然后将排水板固定盘(10)安装在支撑架(9)上,利用二号螺栓(12)对排水板紧固固定;
b、排水板入钻杆
将排水板固定盘(10)上的排水板通过钻杆上端入板口放入,露出钻杆杆头20cm,完成入板工作,入板过程中,注意排水板顺直,避免扭带进入;
c、桩机就位
根据排水板间距设计要求,做好板位的定位,按照定位进行钻机固定,调整钻杆垂直度,保证控制规范及设计允许范围内;
d、钻杆钻进
排水板穿靴,钻杆钻进施工,根据设计深度要求,打入规定深度后,提杆,此时,塑料排水板跟随进板,外套管(5)跟随排水板转动,联动钻杆顺利将塑料排水板送入杆内;
e、桩基移位
塑料排水板切板后,桩基移位进行下根排水板施打,外套管(5)跟随钻杆转动,当整盘排水板完成后,进行第二盘的接板操作,接板要求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85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