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温防雾玻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67534.3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4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秦世明;赵光勇;赵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西溪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10 | 分类号: | B32B17/10;B32B27/28;B32B27/08;C09D171/00;C09D7/63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温防雾 玻璃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控温防雾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玻璃基层表面处理:将玻璃基层中的一个面置于热的氢氧化钾溶液中进行一次腐蚀处理,然后将进行一次处理后的玻璃基层上喷涂氢氟酸水雾,进行二次腐蚀处理,得到经过表面处理的玻璃基层;
(2)镀膜处理:在步骤(1)中经过表面处理的玻璃基层的端面上通过磁控溅射镀有一层纳米金属膜;
(3)涂覆超亲水涂层:在镀有纳米金属膜的玻璃基层表面涂覆超亲水涂料,烘干固化得到一端有超亲水涂层的玻璃基层;
(4)双层玻璃粘结:在两片步骤(3)得到的一端有超亲水涂层的玻璃基层的未经处理的端面之间粘结一层控温层,所述的控温层由若干有机硅导热层以及网状导电聚合物发热层交替组合而成,得到控温防雾玻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防雾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1)中氢氧化钾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氢氧化钾溶液的温度为60-80℃,处理时间为15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控温防雾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1)氢氟酸水雾的浓度2-8mmol/L,所述的氢氟酸水雾的直径为200-2000纳米,处理时间为30-120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防雾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中纳米金属膜为纳米铝膜,其厚度为5 n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控温防雾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中镀有一层纳米金属膜后需要经过后处理,所述的后处理步骤如下:将镀有纳米金属膜的玻璃基层在置于混合气体中,150-180℃下处理40-60分钟,得到表面含有羟基的纳米金属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温防雾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混合气体按照体积分数计其组成如下:氮气90%、水蒸气8%、一氧化碳1.99%以及醋酸0.0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温防雾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表面含有羟基的纳米金属膜表面使用四甲基二硅氮烷进行表面处理,得到表面硅烷化处理的纳米金属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防雾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3)中超亲水涂料按照质量分数计其组成如下:二氯甲烷50份、聚醚多元醇30份、三(五氟苯基)硼烷0.05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防雾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4)中有机硅导热层为有机硅MQ树脂。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一种控温防雾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4)中导电聚合物发热层为聚噻吩、聚吡咯、聚苯胺、聚苯撑以及聚硅烷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西溪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西溪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75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