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数据的获取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65112.2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6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乔徽;张兆东;李军;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哈工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11 | 分类号: | G06T7/11;G06T7/9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张海洋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数据 获取 方法 装置 以及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数据的获取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三维数据的获取方法包括:根据图像通过区域阈值法提取目标物体的区域图像;通过线性迭代聚类SLIC法对所述区域图像进行超像素分割,得到目标物体的超像素图像;根据所述超像素图像通过立体视觉法得到目标物体的三维数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图像处理速度较慢影响到图像处理效率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维数据的获取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图像分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灰色、彩色的自然图像、医疗图像、矿物图和交通图像等各种图像中。传统的图像分割方法主要包括阈值法、边界检测法、区域法等。
基于超像素的图像分割方法指依据某种相似性判据,将图像相似的部分整合起来,从而将数字图像细分成多个连贯、易于分析的图像区域的过程,这些分割区域大多保留了后续进行图像分割的有效信息,且一般情况下不会破坏原始图像中物体边界等图像原有信息。
目前,对于在图像中获取目标物品相关数据,其通常做法的图像处理速度较慢,从而影响到图像处理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数据的获取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图像处理速度较慢影响到图像处理效率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数据的获取方法,包括:
根据图像通过区域阈值法提取目标物体的区域图像;
通过线性迭代聚类(simple linear iterative cluster,简称SLIC)法对所述区域图像进行超像素分割,得到目标物体的超像素图像;
根据所述超像素图像通过立体视觉法得到目标物体的三维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根据图像通过区域阈值法提取目标物体的区域图像,具体包括:
通过采集获取彩色图像;
根据颜色模型与深度模型基于区域通过动态调整分割阈值对所述彩色图像进行分割,提取目标物体的区域图像。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根据颜色模型与深度模型基于区域通过动态调整分割阈值对所述彩色图像进行分割,提取目标物体的区域图像,具体包括:
根据深度模型对所述彩色图像的深度图进行阈值数据筛选,得到目标轮廓;
根据所述目标轮廓通过绘制得到目标物体的轮廓矩;
根据所述轮廓矩得到目标物体的ROI区域;
将所述ROI区域的RGB图像转换为HSV图像;
计算所述HSV图像中H通道的第一平均值以及S通道的第一平均值;
对所述H通道与所述S通道的分割阈值进行动态更新,得到所述H通道的第二平均值以及所述S通道的第二平均值;
根据所述H通道的第一平均值与所述H通道的第二平均值、所述S通道的第一平均值与所述S通道的第二平均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差异值;
判断所述比较差异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异值;
如果是,则重新进行彩色图像的采集;
如果否,则将更新后的分割阈值设置为当前区域阈值;
根据所述当前区域阈值对所述H通道与所述S通道进行阈值分割,得到目标H通道与目标S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哈工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哈工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51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