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超宽带室内定位技术的智能人员可视化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3431.X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0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坤;卢安文;丁科宇;陈世祥;周守森;周建军;黄丹;邢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021;H04W4/029;H04W4/33;H04W16/20;G06Q10/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陈栋梁 |
地址: | 40006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定位技术 可视化管理 终端设备 超宽带 基站 标签 定位算法 室内安装 天线辐射 终端应用 智能 小程序 手机 信标 室内 携带 管理 监管 | ||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超宽带室内定位技术的智能人员可视化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监管的室内的大小形状以及UWB模块天线辐射区域范围,在室内安装若干数量的UWB基站,使待管理的目标人员携带一个UWB信标标签,基站根据定位算法确定人员的位置信息以及收到标签发来的其它待处理的信息,信息传送到发给终端设备进行统筹管理,终端设备处理后发送给微信小程序或者手机APP等终端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UWB室内定位技术,具体属于一种基于超宽带室内定位技术的智能人员可视化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室外定位技术,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北斗已成功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室外营救,车载导航,物流运输,是目前室外定位中最为成功的一种技术,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GPS信号或者北斗信号无法有效穿透建筑物的墙壁等障碍物,这样会导致室外定位误差增大。GPS或者北斗的定位精度在几十米范围内,能够满足室外定位的要求。但是,对于室内定位而言,精度必须精确到几十厘米才能够满足需要,而室内定位技术必须结合无线传感网络,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众多交叉领域。
针对于室内外的无线定位技术多种多样,比如红外线、蓝牙、Zigbee、Wi-Fi、RFID、超宽带UWB等。这些技术都分别适用于不用的环境也都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红外线室内定位技术,如最早的室内定位系统Active Badge,由于红外线自身的穿透力不强和环境中直射光线引起的散射,导致定位效果并不理想。超声波的主要优点是传播距离远、方向性强。但是超声波的定位功能往往不如外线技术,需要结合反射式方法(三角定位)来实现精确地定位。
蓝牙技术的最主要优点是功耗较低、对人体危害小,而且应用简单、容易实现,体积较小,方便集成在PDA、PC和手机中,所以易于推广。但是蓝牙的造价比较高,稳定性容易受环境影响。
RFID技术具有非接触识别、非可视性、高速阅读、NLOS等优点。该技术的最大缺点是工作的距离比较近,不利于与其他系统进行联合工作。
UWB技术以它自身的诸多优势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未来无线定位技术的研究热点。它的优点有:较低的功耗、很高的安全性、良好的抗多径效果、很低的系统复杂度以及能够精确提供定位精度等。更适合于作为士兵协同对抗这种对定位要求很高的室内环境使用。
从企业、市场、学校、社群等有人生活、工作的地方必然少不了管理,而管理的本质也是“人”,随着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复杂费时的管理办法也迫切需要创新。
如何更有效的进行人员管理,如减少基础管理的成本、加强管理过程的效率,减少人员管理控制系统的危险系数、加强人员调度的能动性等,这是每个管理机制和结构的刚需,对管理方资本集成化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高管理效率的基于超宽带室内定位技术的智能人员可视化管理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超宽带室内定位技术的智能人员可视化管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布局定位基站,根据监管的室内的大小形状以及超宽带模块天线辐射区域范围,在室内安装若干数量的定位基站,管理者通过无线传感器设备将状态控制信息发送给定位基站;
(2)被管理人员携带一个定位标签,每个定位标签与定位基站之间以超宽带信号周期性地收发数据帧,同时基站与信标记录发送和接收数据帧的时间戳信息;
(3)定位基站接收标签发送过来带有时间戳信息的数据帧,结合基站记录的时间戳信息确定标签达到不同定位基站之间的时间差,并利用快速定位技术及优化算法来计算标签位置;
(4)将需要检测的信息与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并通过互联网传给手机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34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