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面料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0855.0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5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凯智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D04B1/14;D04B1/16;D06B3/10;D06B15/00;D06M15/53;D06M15/564;D01F1/09;D01F6/46;D06M101/06;D06M101/20;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徐凤艳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静电面料 生产工艺 混纺纱 抗静电 制备 预处理 制备导电纤维 抗静电效果 镀银纤维 后整理 染色 定型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静电面料的生产工艺,操作步骤如下:制备导电纤维 →制备混纺纱 →预处理 →制备镀银纤维混纺纱 →纺织 →染色 →抗静电后整理 →定型。本发明优化抗静电面料的生产工艺,延长了抗静电面料的抗静电时间,提高了抗静电面料的抗静电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静电面料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的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纺织面料正由经济实用向结构轻薄化 、风格潮流化 、使用功能化 、原料多元化 ,健康环保化发展,而如何消除静电,提高穿着健康舒适性 ,是企业、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通过人们不懈努力,在织物抗静电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因此抗静电面料应运而生,抗静电面料是经过抗静电加工处理的面料,还广泛用于石油工业;矿冶工业;化学工业;电子工业;特种工业,如:原子能、航天航空、兵器等及其它工业,如:食品、烟花爆竹、医药等。然而现有的抗静电面料存在抗静电效果不能维持长久或效果比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抗静电面料抗静电效果不显著。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静电面料的生产工艺,操作步骤如下:
(1)制备导电纤维:将导电母粒和 PET 切片,按照下述工艺: 切片→脉冲输送器→湿切片大料仓→脉冲输送器→预结晶器 →干燥塔 →挤压机→熔体分配管→纺丝箱体→计量泵→复合纺丝组件→侧吹风→集束上油→卷绕→化纤,制得 PET 为基体的复合型导电纤维;
(2)制备混纺纱:先将定量的复合型导电纤维及涤、棉纤维通过手工撕松,再放入小型和毛机进行充分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纤维喂入小型梳棉机上进行梳理成网、成条,然后由小型细纱机制得导电纤维混纺纱 ;
(3)预处理:将水与抗静电剂混合后制成混合剂,将混合剂对步骤(2)制得的导电纤维混纺纱进行喷洒处理,再将喷洒后的导电纤维混纺纱静置25~35小时;
(4)制备镀银纤维混纺纱:首先手工扯松镀银短纤,按比例加入助纺剂,并充分混合、闷置,再与步骤(3)制得的导电纤维混纺纱一同喂入梳棉机成生条,再经粗纱机粗纱,细纱机细纱,最后经络筒机络筒制成镀银纤维混纺纱;
(5)纺织:将步骤(4)制得的镀银纤维混纺纱在S3P172型纬编单面提花大圆机上编织成不同纬编花色组织的针织坯布;
(6)染色:染缸内按照坯布重量注入水,将坯布打入染缸,通过染缸料筒向染缸内打入染料及助剂,对染缸进行加温,温度为115-120摄氏度,压力为1.5-2.5公斤,保温30分钟,降温冷却至70度,缸体压力为0,打开缸盖对样水洗出缸,坯布脱水;
(7)抗静电后整理:先将面料置于整理液中室温下浸泡处理35~45min,再进行轧干处理,轧余率为65~70%,最后再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160~165°C ;
(8)定型:首先将面料在35-50℃的添加有氯化钠的水中浸泡60-80min;然后加入氧化剂,氧化过程温度保持在45℃,持续30min;然后加入柔软剂,柔软过程温度保持在30℃,持续20min;再加入还原剂,还原过程温度保持在40℃,持续30min。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的导电母粒包括如下按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丙烯(PP):100份,导电碳黑:10~20份,碳黑分散剂:5~12份,加工助剂:20~30份,磁铁矿粉:12~14份。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的小型梳棉机的道夫转速为23-26r/min。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的导电纤维混纺纱的线密度为15tex,捻度为75捻/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凯智服饰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凯智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08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