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旧管道内多管穿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59708.1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1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敏;顾军;杨哲;顾维达;吕云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煤气第一管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28 | 分类号: | F16L1/028;F16L1/06 |
代理公司: | 31304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旧管道 新管道 穿越施工 多管 芯管 燃气 节约原材料 严密性试验 地面开挖 地下空间 强度试验 施工过程 占用空间 工作坑 管材料 清管器 同管径 溢出管 泥浆 穿芯 管内 内插 皮碗 清管 施工 注浆 钻杆 钢管 灌注 焊接 清洗 橡胶 穿越 分割 垃圾 | ||
本发明公开了燃气旧管道内多管穿越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新管道允许的曲率半径从地面开挖若干工作坑,将整条旧管道分割成若干段;针对对每段旧管道分别施工,分别铺入钻杆;对每段旧管道最少清洗二次,至旧管道内无垃圾清出为止,且最后一次清管采用皮碗式橡胶清管器进行;对每段旧管道穿芯管,并采用与芯管同管径的新管道进行预穿越;然后,将芯管回拖;对每段旧管道灌注泥浆,当管内浆液溢出管顶内插的钢管时,即可停止注浆;每段旧管道完成施工后,进行每段旧管道之间新管道的焊接;并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本发明既能充分利用原管材料,又能解决占用空间问题,对节约原材料、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管道地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燃气旧管道内多管穿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针对老旧燃气管道的更换施工,通常采用重新开挖沟槽重新排管的施工方式予以实现。
但是,现有技术的方法不但工程量大、工期长,对附近居民出行交通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社会上各个单位公开了各种管道修复和翻新技术:
例如,公开号为CN1272564C的一种旧管道的修复技术,采用恒温变径技术将交联HDPE管缩小后穿入待修复的管道,再使用热熔焊接法在交联HDPE管两端焊接法兰进行封头处理。这种技术能够克服因管道翻新而造成的地下开挖工作。
但是,由于一些燃气管道的特殊要求需要在原老旧管道内穿越多根不同压力的新管道,上述交联HDPE管无法满足燃气管道的特殊施工要求。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老旧燃气管道的更新施工方式进行改进,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燃气旧管道内多管穿越施工方法,实现的目的之一是既能充分利用原管材料,又能解决占用空间问题,将管道改造工程对其它管线的影响减到最低,对节约原材料、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燃气旧管道内多管穿越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a.停止旧管道的燃气输送,并置换所述旧管道内的剩余燃气;
b.根据新管道允许的曲率半径从地面开挖若干工作坑,将整条所述旧管道分割成若干段;
c.切断所述旧管道的气源,排除每段所述旧管道内的剩余气体,在排除时,对每段所述旧管道内进行吹扫,并重复取样相应所述旧管道内的剩余气体进行化验,直至合格;
d.对每段所述旧管道分别施工,分别铺入钻杆;
e.对每段所述旧管道最少清洗二次,至所述旧管道内无垃圾清出为止,且最后一次清管采用皮碗式橡胶清管器进行;在清洗结束后,采用管道爬行器(简称:CCTV)对内壁情况进行检查,合格后进入下一工序;
f.对每段所述旧管道穿芯管,并采用与所述芯管同管径的所述新管道进行预穿越;所述预穿越完成后,仔细检查所述旧管道内壁对所述新管道外表面的损伤情况,若发现有严重的划伤应重新对所述旧管道内壁进行清理,直至所述预穿越合格;同时配置泥浆备用;所述旧管道内壁进行清理通常是用机械清理去清除突出的毛刺和/或焊渣;
g.将所述芯管回拖,首先,在芯管的一端设置拖管头,并与定向钻机或其它动力设备连接牢固;然后,将所述拖管头插入导滑口内,通过定向钻机或其它动力设备的牵引将所述芯管插入旧管道中;根据定向钻机或其它动力设备的拉力显示,对牵引力的大小进行控制;在牵引所述新管道时,在两根新新管道上间隔设置滚轮支架;
h.对每段所述旧管道灌注所述泥浆,注浆时将注浆泵的注浆压力控制在0.4MPa以内;当管内浆液溢出管顶内插的钢管时,停止注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煤气第一管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煤气第一管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97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