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燃油车引擎的电动汽车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6667.0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2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玲;王涛;孙文芳;闪静洁;金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华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Q5/00 | 分类号: | B60Q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器 电动汽车 喇叭 燃油车 引擎舱 椅背 有压 座椅 引擎 燃油汽车 压感开关 腰部支撑 座椅背部 驾驶舱 坐垫 行驶 支撑 | ||
1.一种模拟燃油车引擎的电动汽车机构,包括引擎舱(1)、座椅(2)、外喇叭(3)、内喇叭(4)、压感开关(5)、第一振动器(6)、第二振动器(7)、第三振动器(8),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喇叭(3)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引擎舱(1)内,内喇叭(4)设置在电动汽车驾驶舱的中控台下方;电动汽车的座椅(2)内设置有压感开关(5)、第一振动器(6)、第二振动器(7)、第三振动器(8),第一振动器(6)设置在座椅(2)的坐垫内,第一振动器(6)下方设置有压感开关(5);第二振动器(7)设置在座椅(2)腰部支撑椅背内,第三振动器(8)设置在座椅(2)背部支撑椅背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燃油车引擎的电动汽车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喇叭(3)位于引擎舱(1)前方左右两侧;两外喇叭(3)的出声口位于引擎舱(1)斜45°向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燃油车引擎的电动汽车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内喇叭(4)分别设置在驾驶员仪表台下方和副驾驶中控台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燃油车引擎的电动汽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喇叭(3)和所述内喇叭(4)发出引擎模拟声音,引擎模拟声音模拟燃油汽车的行驶状态,行驶状态包括未启动状态、点火状态、怠速状态、匀速行驶状态、加速行驶状态、模拟换挡状态;
电动汽车未启动状态下,外喇叭(3)和内喇叭(4)不发出声音;电动汽车在点火状态下,外喇叭(3)和内喇叭(4)发出模拟燃油汽车的点火声音;电动汽车在怠速状态、匀速行驶状态下,外喇叭(3)和内喇叭(4)发出模拟低转速引擎声音;电动汽车在加速行驶状态下,外喇叭(3)和内喇叭(4)发出模拟高转速引擎声音;电动汽车速度升至10km/h、20km/h、30km/h、40km/h、50km/h、60km/h时,外喇叭(3)和内喇叭(4)发出模拟高转速变换到低转速的引擎声音;电动汽车速度降至10km/h、20km/h、30km/h、40km/h、50km/h、60km/h时,外喇叭(3)和内喇叭(4)发出模拟低转速转换到高转速的引擎声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燃油车引擎的电动汽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感开关(5)根据座椅(2)上的重量,调整第一振动器(6)、第二振动器(7)、第三振动器(8)的振动力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燃油车引擎的电动汽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动器(6)由四颗共振子组成,共振子内设高频冲击柱,冲击柱产生高频冲击;所述第二振动器(7)由椭圆共振子构成,椭圆共振子内设有多个高频冲击柱;所述第三振动器(8)由四颗共振子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燃油车引擎的电动汽车机构,其特征在于,电动汽车在怠速状态、匀速行驶状态下,第一振动器(6)、第二振动器(7)、第三振动器(8)产生低频轻微振动,模拟燃油汽车怠速、匀速行驶的引擎振动传递到乘坐人员身上;电动汽车在加速行驶状态下,第一振动器(6)、第二振动器(7)、第三振动器(8)产生频率渐高的振动,模拟燃油汽车加速行驶的引擎振动传递到乘坐人员身上;电动汽车速度升至10km/h、20km/h、30km/h、40km/h、50km/h、60km/h时,第一振动器(6)、第二振动器(7)、第三振动器(8)产生振动顿挫,高频振动突降低频振动,模拟燃油汽车升档顿挫及振动频率变化的引擎振动传递到乘坐人员身上;电动汽车速度降至10km/h、20km/h、30km/h、40km/h、50km/h、60km/h时,第一振动器(6)、第二振动器(7)、第三振动器(8)低频振动突降高频振动,模拟燃油汽车降档顿挫及振动频率变化的引擎振动传递到乘坐人员身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燃油车引擎的电动汽车机构,其特征在于,电动汽车的电瓶分别连接与外喇叭(3)、内喇叭(4)、压感开关(5)、第一振动器(6)、第二振动器(7)、第三振动器(8)、中控电脑,电瓶给外喇叭(3)、内喇叭(4)、压感开关(5)、第一振动器(6)、第二振动器(7)、第三振动器(8)、中控电脑供电,中控电脑设置在中控平台内;中控电脑分别连接外喇叭(3)、内喇叭(4)、第一振动器(6)、第二振动器(7)、第三振动器(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华学院,未经安徽新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66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