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咯-2-羧酸的提取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454302.4 申请日: 2018-05-14
公开(公告)号: CN108558727A 公开(公告)日: 2018-09-21
发明(设计)人: 王立岩;伍嘉慧;李晓帆;林培玲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大学
主分类号: C07D207/34 分类号: C07D207/34;C12P17/10;A01N43/36;A01P1/00;A01P3/00;C12R1/01
代理公司: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代理人: 王利彬
地址: 518060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吡咯 羧酸 发酵液 萃取物 微生物技术领域 发酵培养基 凝胶柱层析 水混合溶剂 发酵培养 海洋细菌 梯度洗脱 抑菌活性 萃取处理 高纯度 收集液 波长 甲醇 接种 溶解 检测
【说明书】:

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吡咯‑2‑羧酸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海洋细菌Arenibactersp.6A1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得到发酵液;调节所述发酵液至pH=3~4,然后进行萃取处理得到萃取物;将所述萃取物溶解,依次进行凝胶柱层析和HPLC分离,得到吡咯‑2‑羧酸;其中,所述HPLC分离的条件包括:用甲醇/水混合溶剂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收集液相峰的时间为23.05min。该方法最终得到了高纯度、具有抑菌活性的吡咯‑2‑羧酸,为吡咯‑2‑羧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很好的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吡咯-2-羧酸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有害病菌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对新型有效的抗菌类活性物质的开发愈显重要。从陆栖微生物中探索新型活性物质的难度越来越大,相对而言,海洋因其环境多样性和特殊性,成为更具发展前景的探索目标。

海洋来源的细菌能产生各种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研究较多的菌种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弧菌属Vibrio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sp.等。李厚金等从大亚湾来源的假单胞菌属细菌中分离获得灵菌红素,其在体外能有效抑制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和病原真菌(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隐球酵母菌)的生长;Tareq等报道了从海洋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109GGC020)中分离得到的4种新型脂肽化合物gageopeptides A~D,该类化合物对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细菌显示出中等抗菌活性(MIC=8~64μg/ml)。

Arenibacter属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的革兰氏阴性菌,该属细菌目前文献报导全部采集自海洋环境,来源包括海洋底泥、褐藻(Chorda filum)、绿藻(Ulvafenestrata)以及可食用海参(Apostichopusjaponicus)。文献报导Arenibacter能够合成多种特殊的糖苷酶,特别是高活性的beta-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以及alpha-N-乙酰半乳糖苷酶。Tony Gutierrez等从实验室培养的硅藻(Skeletonemacostatum)培养液中分离得到7株Arenibacter属菌,发现全部能够降解菲(phenanthrene),除一株Arenibacterlatericius KCTC 12957T外,全部能够降解萘(naphthalene),因此认为降解多环芳烃可以作为该属菌株的鉴别特征之一。高昊等从中国南海底泥来源的一株Arenibacter属菌(Arenibacternanhaiticus sp.nov.NH36AT)中分离得到了一系列苯乙胺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微弱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的活性(MIC 0.50 and 0.25mg/ml)。

吡咯-2-羧酸(pyrrole-2-carboxylic acid,PCA)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如对绿脓杆菌和部分植物致病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因此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但现有技术中,从微生物发酵液中提取吡咯-2-羧酸的技术非常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吡咯-2-羧酸的提取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吡咯-2-羧酸的提取技术非常有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吡咯-2-羧酸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海洋细菌Arenibactersp.6A1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得到发酵液;

调节所述发酵液至pH=3~4,然后进行萃取处理得到萃取物;

将所述萃取物溶解,依次进行凝胶柱层析和HPLC分离,得到吡咯-2-羧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43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