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车厢置换通风装置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0038.7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3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任宸;曹世杰;冯壮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11/64;F24F11/72;F24F110/10;F24F110/20;F24F110/7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杨慧林 |
地址: | 21513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风管 送风盒 弧形导向板 分隔组件 第一端 置换通风装置 地铁车厢 送风单元 外界空气 风机 连通 敞口式结构 敞口式 均匀性 舒适性 泵入 分隔 内壁 腔体 送风 游离 开口 体内 乘客 延伸 保证 | ||
1.一种地铁车厢置换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座椅底部的送风单元,所述送风单元包括具有一腔体且呈敞口式结构的送风盒、设置在所述送风盒一侧壁上的送风管、设置在所述送风管靠近所述送风盒一侧端部的风机,所述送风管第一端连通所述腔体、另一端游离连通外界空气,所述风机通过所述送风管将外界空气泵入所述腔体内,所述送风盒的敞口式开口上设置有用于分隔并透过空气的分隔组件,所述送风盒内壁上设置两块弧形导向板,两块所述弧形导向板的第一端分别对接所述送风管、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分隔组件上,所述弧形导向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相对所述分隔组件垂直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厢置换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呈L型状,所述送风管的管口呈矩形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厢置换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组件包括蛋格式百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厢置换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顶部设置有回风单元,所述回风单元包括多根通风管道、设置在所述通风管道的进口端的过滤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铁车厢置换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覆盖所述通风管道进风口的过滤网机构、离子发生器和集成盘,所述集成盘贴覆在所述通风管道的内壁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铁车厢置换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机构呈凹凸式蜂巢状,包括活性碳网和加强网。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铁车厢置换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盘包括两块平行设置以产生均匀电场的正极板和负极板。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铁车厢置换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盘的后端设置有用于控制空气温度的温度控制器。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地铁车厢置换通风装置建立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的监控单元,步骤如下,
步骤A:所述监控单元实时监控车厢内的CO2浓度数值,并反馈至控制单元与CO2浓度预设值进行比较,若超过CO2浓度预设值,所述控制单元信号传送至所述风机,增加送风速度;
步骤B:所述监控单元实时监控车厢内的温度数值,并反馈至控制单元与温度预设值进行比较,若超过温度预设值,所述控制单元信号传送至所述温度控制器,减小送风温度;若低于温度预设值,所述控制单元信号传送至所述温度控制器,减小送风温度;
步骤C:所述监控单元实时监控车厢内的湿度数值,并反馈至控制单元与湿度预设值进行比较,若超过湿度预设值,所述控制单元依次信号传送至所述风机和温度控制器,依次增加送风速度和送风温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单元包括设置在热力分层处的CO2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00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