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件化桥梁混凝土裂缝注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9936.0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1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张巨勇;王荣;陈志平;李春光;李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桥梁 混凝土 裂缝 注胶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件化桥梁混凝土裂缝注胶机。桥梁裂缝注胶人工作业影响裂缝治理的修补精度和效率。本发明包括裂缝定位组件、裂缝清洁组件、裂缝封涂组件、第一裂缝注胶组件和第二裂缝注胶组件;裂缝定位组件实现在工字梁上平移和旋转,并作为搭载其它组件的平台;裂缝定位组件上安装裂缝清洁组件时,实现裂缝表面清洁;裂缝定位组件上安装裂缝封涂组件时,实现对裂缝表面的封缝胶涂抹;裂缝定位组件上安装第一裂缝注胶组件时,实现注胶嘴嵌入裂缝并粘在封缝胶上;裂缝定位组件上安装第二裂缝注胶组件时,实现将灌注器嵌入注胶嘴;灌注器自动将灌封胶由注胶嘴的中心孔注入裂缝中。本发明减少注胶治理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依赖性,注胶质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裂缝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件化桥梁混凝土裂缝注胶机。
背景技术
宽度裂缝往往是裂缝初期状态,在治理此类宽度裂缝时,裂缝注胶治理技术能够对裂缝进行表面处理,防止裂缝的进一步开裂,对于已经开裂的混凝土结构进行修补与加固,可以有效地治理裂缝。
目前的注胶作业仍然停留在人工作业状态,而在人工注胶过程中,往往存在质量稳定性差、工作强度高和作业风险高等不良因素。由于桥梁裂缝治理往往需要对大面积的混凝土裂缝开展工作,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动作,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而且工作强度大。在这种工作模式下,工程技术人员极易出现疲劳、倦乏,会严重影响裂缝治理的修补精度和效率,另外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桥梁裂缝注胶治理过程复杂,需要使用的材料和工具繁多。人工治理过程中需要采用大型桥梁治理设备进行辅助操作,重量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件化桥梁混凝土裂缝注胶机,可以搭载于便携式桥梁监测平台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裂缝定位组件、裂缝清洁组件、裂缝封涂组件、第一裂缝注胶组件和第二裂缝注胶组件。所述的裂缝定位组件包括安装平台、空心转盘、第一齿轮、第一同步带、第一带轮、第一步进电机、第二带轮、滚筒、第一轴定位板、第一转轴、限位块、第二转轴、第二轴定位板、第三带轮、第三轴定位板、第三转轴、第二齿轮、第二同步带、第四带轮和第二步进电机;安装平台两端固定在两个空心转盘的外圈上,两个空心转盘的内圈固定在第一外围机架两侧;空心转盘的内圈与外圈构成旋转副;空心转盘的轴线水平设置;两个第一齿轮紧固在安装平台两端;第一步进电机的底座通过电机安装支架与第一外围机架固定,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带轮紧固连接,第二带轮通过第一同步带与两个第一带轮连接;两个第一带轮紧固在平行且间距设置的两根第一转轴上;第一转轴水平设置,且垂直于空心转盘的轴线;第一转轴两端通过轴承与两侧的第一轴定位板分别形成转动副;第一轴定位板紧固在第一外围机架上;两个滚筒与两根第一转轴分别紧固;两根第二转轴间距设置,且均平行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两端通过轴承与两侧的第二轴定位板分别形成转动副;第二轴定位板紧固在第一外围机架上;每根第二转轴上紧固有对称设置的两块限位块;第二步进电机的底座通过电机安装支架与第一外围机架固定,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四带轮紧固连接,第四带轮通过第二同步带与第三带轮连接;第三带轮紧固在第三转轴上,第三转轴两端通过轴承与两侧的第三轴定位板分别形成转动副;第三轴定位板紧固在第一外围机架上;两个第二齿轮紧固在第三转轴两端;两个第一齿轮与两个第二齿轮分别形成齿轮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9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桥梁加固高效施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桥梁更换的设备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