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树茶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49841.9 | 申请日: | 2018-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2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务川自治县大树茶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 地址: | 564399 贵州省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揉捻 杀青 制备 揉捻装置 大树茶 放入 摊青 加工方法技术 茶叶揉捻 干燥装置 杀青装置 通风环境 温度保持 压板机构 散开 重压力 烘干 平铺 采摘 施加 新鲜 | ||
本发明涉及茶叶的加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树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摊青步骤:将新鲜采摘的茶叶进行散开平铺,在15℃~20℃的通风环境中放置2~3小时;B)杀青步骤:将摊青后的茶叶放入杀青装置中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保持在280℃~300℃,杀青时间为5~7分钟;C)揉捻步骤: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D)干燥步骤:将揉捻好的茶叶放入干燥装置内进行干燥,烘干温度为70℃~80℃,时间为50~60分钟;在揉捻步骤中,使用揉捻装置对茶叶进行揉捻,揉捻装置上设有对茶叶施加揉捻压力的压板机构,茶叶在揉捻时先受到轻压力,然后受到重压力,最后受到轻压力的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茶叶制备时茶叶揉捻的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的加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树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市面上销售的大树茶是新鲜的大树茶茶叶经过加工制成的。新鲜的大树茶茶叶需要经过摊青、杀青、揉捻和干燥等步骤才能获得大树茶成品。在大树茶的揉捻过程中,揉捻压力需要满足先轻、后重、再轻的要求,才能使茶叶的揉捻效果比较好。揉捻压力需要“先轻”,是因为茶叶在杀青后,茶叶的形态还处于舒展状态,此时茶叶比较脆弱,茶叶汁未被揉捻出来,所以采用比较轻的揉捻压力可以防止茶叶被揉碎;当揉捻一段时间后,茶叶逐渐卷曲成条状,茶汁也逐渐渗透出来,为了使茶叶能够卷曲的更紧致,于是需要增大揉捻的压力,实行重压;到了后期,茶叶基本都揉捻成形后,为了防止茶叶被揉断,于是需要减轻揉捻压力,从而进行轻压。
而现有的揉捻设备大多是直接对茶叶进行施压揉捻,而且需要人为的对压力进行控制,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使揉捻效果不佳,进而使整个茶叶加工的成品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大树茶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茶叶制备时茶叶揉捻的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大树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摊青步骤:将新鲜采摘的茶叶进行散开平铺,在15℃~20℃的通风环境中放置2~3小时;
B)杀青步骤:将摊青后的茶叶放入杀青装置中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保持在280℃~300℃,杀青时间为5~7分钟;
C)揉捻步骤: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
D)干燥步骤:将揉捻好的茶叶放入干燥装置内进行干燥,烘干温度为70℃~80℃,时间为50~60分钟;
在揉捻步骤中,使用揉捻装置对茶叶进行揉捻,揉捻装置上设有对茶叶施加揉捻压力的压板机构,茶叶在揉捻时先受到轻压力,然后受到重压力,最后受到轻压力的作用。
工作原理:通过摊青步骤,使茶叶自然失水而萎凋,以使茶叶适当的变软,增强韧性。通过杀青步骤,使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茶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茶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通过揉捻步骤,使茶叶在揉捻时卷曲变形而形成茶条,同时适当的破坏茶叶组织,方便茶叶上部分物质的转变。通过干燥步骤,使茶叶的水分蒸发并定型,使茶叶散发出茶香味,同时含水率降低后使茶叶方便储存。茶叶所受到的轻压力的压力范围为30~40N;重压力的压力范围为70~80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优点在于:在揉捻时,通过压板机构对茶叶施加的压力进行控制,实现先轻、后重、再轻的要求,从而使茶叶的揉捻效果提高,茶叶的成品率提高。
进一步,所述揉捻装置包括揉捻桶和固定的揉捻盘,揉捻桶以揉捻盘的轴线为回转轴线作偏心圆周运动,压板机构位于揉捻桶内并对茶叶施加揉捻压力。通过揉捻桶与揉捻盘作偏心圆周运动,且压板机构位于揉捻桶内,从而使茶叶在揉捻桶内以围绕揉捻桶的中心翻滚,使位于各个位置的茶叶都能受到揉捻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务川自治县大树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务川自治县大树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98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除渣茶叶微波杀青装置
- 下一篇:一种柑普袋泡茶制品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