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豆腐柴干叶片果胶提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9816.0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9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巫山县天煜奇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06 | 分类号: | C08B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文芳 |
地址: | 404701 重庆市巫山县高***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豆腐柴 鲜叶 烘干 果胶提取工艺 果胶 去杂 叶片 沉淀 过滤 清洗 不锈钢粉碎机 活性炭 保温脱色 果胶提取 加热浓缩 热风循环 原料运输 烘干箱 加热 洗涤 贮存 酒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豆腐柴干叶片果胶提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豆腐柴鲜叶进行去杂;对去杂后的豆腐柴鲜叶进行清洗;对清洗后的豆腐柴鲜叶进行烘干;将豆腐柴鲜叶粉碎;加入豆腐柴鲜叶的30‑70倍水;将水温加热至60‑90°;过滤、除去残渣,初次沉淀出果胶;加入活性炭,保温脱色;加热浓缩,然后加入酒精进行沉淀后过滤;进行干燥、烘干和粉碎从而的得到果胶。本实施例中,采用热风循环进行干燥,通过烘干箱进行烘干,通过不锈钢粉碎机进行粉碎。通过本发明的提取工艺,一方面有效的提高了果胶提取率且便于洗涤;另一方面,在提取过程中,原料不易损坏,易贮存;再一方面,降低了原料运输成本;简化了提取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工艺,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豆腐柴干叶片果胶提取工艺。
背景技术
豆腐柴;豆腐柴属马鞭草科多年生落叶直立灌木或乔木植物,又名腐婢。别名:豆腐柴、土常山、臭娘子、臭常山、凉粉叶、铁箍散、六月冻、臭黄荆、观音柴、虱麻柴、臭茶、小青树、糯米糊、捏担糊、墨子稔、豆腐木。
豆腐柴大多高1-3米,个别品种可生长至10米以上。枝圆柱状,棕褐色,幼枝、枝柄及花序枝密被褐色稍卷曲绒毛,后枝变无毛,具条纹,皮孔较密连成线。叶纸质,揉之有异味,交互对生,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4-11厘米,宽1.5-9.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边缘上半部具不规则锯齿,下部全缘,或有时全缘呈微波状。侧脉3-8对,于两面稍隆起。聚伞花序组成顶生塔形圆锥花序。花萼杯状,花冠漏斗状,白色或淡黄色。核果倒卵形至近球形,径约4-5毫米,熟时紫黑色,光亮,核骨质。生长期3-11月。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现有豆腐柴干叶片果胶提取工艺存在以下缺陷:
1)果胶提取率低且洗涤不方便;
2)在提取过程中,原料易损坏且不易贮存;
3)原料运输成本较高;
4)提取工艺较为复杂。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果胶提取率的豆腐柴干叶片果胶提取工艺。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果胶提取率的豆腐柴干叶片果胶提取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豆腐柴干叶片果胶提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豆腐柴鲜叶进行去杂;
S2:对去杂后的豆腐柴鲜叶进行清洗;
S3:对清洗后的豆腐柴鲜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60-95°,烘干时间为3-8小时;
S4:将豆腐柴鲜叶粉碎至直径3mm-15mm;
S5:加入豆腐柴鲜叶的30-70倍水,加入硝酸0.0023-0.003%调整pH为1.3~1.8;
S6:将水温加热至60-90°,且保温水解1-6小时;
S7:过滤、除去残渣,初次沉淀出果胶;
S8:加入活性炭,保温脱色1~3小时;
S9:加热浓缩,然后加入酒精进行沉淀后过滤;
S10:进行干燥、烘干和粉碎从而的得到果胶。
作为优选,S3中,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为5小时。
作为优选,S4中,豆腐柴鲜叶粉碎至直径9mm。
作为优选,S5中,豆腐柴鲜叶的50倍水,加入硝酸0.0027%调整pH为1.5。
作为优选,S6中,将水温加热至75°,且保温水解3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巫山县天煜奇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巫山县天煜奇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98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