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豆腐柴面条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9116.1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9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巫山县天煜奇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04 | 分类号: | A23L7/104;A23L7/109;A23L3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文芳 |
地址: | 404701 重庆市巫山县高***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豆腐柴 面条 凉面 拌匀 汤面 二次加工 放置容器 山梨酸钾 炒面 配料包 色拉油 铁板 节约 面食 即食 熟化 装袋 半成品 火锅 杀菌 冷却 加工 能源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豆腐柴面条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制作豆腐柴面条;将豆腐柴面条放置容器中进行沸煮;进行冷却后,通过熟化后的色拉油进行拌油;添加山梨酸钾0.1‑10%进行拌匀;进行装袋后杀菌,调配料包得到成品。本发明在简化工艺的同时提高口感,将豆腐柴面条的成品经二次加工制成即食凉面、凉面、适宜于火锅、普通汤面、铁板面、炒面等经典面食。将豆腐柴面条集约加工成成品或半成品,使消费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吃到,既节约了时间、也节约了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工艺,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豆腐柴面条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豆腐柴属马鞭草科多年生落叶直立灌木或乔木植物,又名腐婢。别名:豆腐柴、土常山、臭娘子、臭常山、凉粉叶、铁箍散、六月冻、臭黄荆、观音柴、虱麻柴、臭茶、小青树、糯米糊、捏担糊、墨子稔、豆腐木。
豆腐柴大多高1-3米,个别品种可生长至10米以上。枝圆柱状,棕褐色,幼枝、枝柄及花序枝密被褐色稍卷曲绒毛,后枝变无毛,具条纹,皮孔较密连成线。叶纸质,揉之有异味,交互对生,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4-11厘米,宽1.5-9.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边缘上半部具不规则锯齿,下部全缘,或有时全缘呈微波状。侧脉3-8对,于两面稍隆起。聚伞花序组成顶生塔形圆锥花序。花萼杯状,花冠漏斗状,白色或淡黄色。核果倒卵形至近球形,径约4-5毫米,熟时紫黑色,光亮,核骨质。生长期3-11月。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目前还没有一种工艺能够将豆腐柴制成添加剂加工到面食后,在对面食进行第二次加工的工艺。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提供一种豆腐柴面食的加工工艺,在简化工艺的同时提高口感。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豆腐柴面食的加工工艺,在简化工艺的同时提高口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豆腐柴面条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豆腐柴面条;
S2:将豆腐柴面条放置容器中进行沸煮,水温为98-100°;时间为1-4分钟;
S3:进行冷却后,通过熟化后的色拉油进行拌油;
S4:添加山梨酸钾0.1-10%进行拌匀;
S5:进行装袋后杀菌,杀菌时间为20-150分钟;
S6:调配料包得到成品。
作为优选,S1中,豆腐柴面条的具体加工工艺如下:
SD1:将豆腐柴鲜叶除梗去杂;
SD2:对除梗去杂的豆腐柴鲜叶进行清洗和浸泡,浸泡时间为19-21分钟;
SD3:对豆腐柴鲜叶进行甩干,直到豆腐柴鲜叶的含水量为1.8-2.2%;
SD4:通过烘干机进行低温烘干,烘干温度为40-60°,烘干时间为8-15小时,直到豆腐柴鲜叶含水量为25-40%;
SD5:通过烘干机进行高温快速烘干,烘干温度为70-95°,直到豆腐柴鲜叶含水量为10-15%;
SD6:通过粉碎机将烘干后的豆腐柴鲜叶粉碎至210-400目筛,得到豆腐柴干粉;
SD7:将5-30重量份的豆腐柴干粉、70-95重量份的小麦精粉和30-35重量份的水放置容器中进行搅拌并发酵。
SD8:将豆腐柴干粉添加到小麦面粉里面制作成面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巫山县天煜奇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巫山县天煜奇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91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枣紫薯馒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鲜食绿豆面条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