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雷达探测技术的船舶监控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2744.7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1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芮敏敏;查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航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02 | 分类号: | G01S13/02;G01S13/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范奇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控信息 融合模块 信号调理模块 雷达探测技术 网络配置模块 船舶监控 空间数据信息 图像传感模块 客户端请求 声学传感器 采集模块 处理空间 传递信息 传感信号 地理数据 反馈信号 服务器端 共享平台 接收监控 控制信号 热传感器 数据信息 网络端口 主控设备 地响应 输入端 信号端 自主性 保存 返回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雷达探测技术的船舶监控方法及系统,包括监控信息融合模块、网络配置模块和信号调理模块,所述监控信息融合模块接收来自主控设备的控制信号;所述监控信息融合模块的输入端接收信号调理模块的传感信号,所述信号调理模块的信号端分别接收监控采集模块、图像传感模块、声学传感器以及热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所述监控信息融合模块的网络端口通过网络配置模块传递信息到共享平台上,系统采用WebGIS技术,将海量的空间数据信息保存在服务器端,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请求返回对应的数据信息,使得GIS系统能够以更快、更高效和更有针对性地响应客户端请求,用户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时的处理空间地理数据,提高了用户的自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监控方法及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雷达探测技术的船舶监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船舶安全监控室是集机舱自动控制系统及其辅助系统的监控、报警、自动控制于一体的安全监控系统,船舶的安全监控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主动力系统、船舶电力系统以及其子系统、机舱安全系统以及航线系统安全,其中主要监控内容包括电站管理、累控制、机舱环境监控、主机遥控等,现有的用于船舶监控的系统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例如,申请号为201510739844.2,专利名称为一种船舶监控系统的发明专利:
其实现对航道的全天候监控,保障了航道的通畅及船舶的安全,减少了人工操作,实现了自动化管理,且将监控得到的数据信息等储存入数据库,便于船舶的数字化管理。
但是,现有的基于雷达探测技术的船舶监控方法及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1)传统的船舶监控系统的监测和控制功能的实现主要途径是硬件,但是这面临着不同的动力装置就需要研巧相应的配套监控系统这个问题,将造成资源浪费,可靠性相对较低,系统的维护和使用面临更复杂更繁琐的步骤,并且不同的系统互换性与参考性较差;
(2)现有的船舶监控阀方法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下,服务器端主要是将符合要求的矢量格式信息发送到客户端,由浏览器负责渲染和显示画面,称为WFS,这种服务方式往往要传输海量的空间数据信息,在网络带宽不佳的时候,往往会带来较大的网络延迟,极端情况下,还会导致网络拥堵和网络瘫痪;而另外一种被称为WMS的服务方式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因为WMS主要传输的是地图图片,这些图片都是在服务器端通过算法程序已经合成好的.png、.gif或.jpeg图片,客户端只需要负责展示即可,这些图片在传输前还会被压缩,大大缩小了数据量,因此被广泛的使用与实际应用中。但同时它给服务器端加重了任务,因此服务器端往往会承受较大的处理压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雷达探测技术的船舶监控方法及系统,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雷达探测技术的船舶监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前端网页浏览器设计,客户端浏览器通过HTTP协议向Web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做出相应处理,并将结果再以HTML格式文件返回给客户端;
S200、基于中间件的WebGIS系统模型,通过CORBA技术实现异构平台之间的互操作;
S300、建立后台服务器与数据库之间的连接,后台服务器通过OracleOCI专用接口连接Oracle数据库,负责接收客户端的请求和从数据库选取数据;
S400、监控地图矢量化,对后台数据库内部的矢量地图进行初始化,配置地图上的环境元素,再由地图服务器上的管理对象负责加载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0中,根据HTTP协议在显示界面设置GIS功能,并加入相应的地图图层控制元素,再利用DHTML相关技术实现网页链接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航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航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27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