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雷达探测技术的船舶监控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2744.7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1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芮敏敏;查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航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02 | 分类号: | G01S13/02;G01S13/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范奇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控信息 融合模块 信号调理模块 雷达探测技术 网络配置模块 船舶监控 空间数据信息 图像传感模块 客户端请求 声学传感器 采集模块 处理空间 传递信息 传感信号 地理数据 反馈信号 服务器端 共享平台 接收监控 控制信号 热传感器 数据信息 网络端口 主控设备 地响应 输入端 信号端 自主性 保存 返回 | ||
1.一种基于雷达探测技术的船舶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0、前端网页浏览器设计,客户端浏览器通过HTTP协议向Web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做出相应处理,并将结果再以HTML格式文件返回给客户端;
S200、基于中间件的WebGIS系统模型,通过CORBA技术实现异构平台之间的互操作;
S300、建立后台服务器与数据库之间的连接,后台服务器通过OracleOCI专用接口连接Oracle数据库,负责接收客户端的请求和从数据库选取数据;
S400、监控地图矢量化,对后台数据库内部的矢量地图进行初始化,配置地图上的环境元素,再由地图服务器上的管理对象负责加载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雷达探测技术的船舶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0中,根据HTTP协议在显示界面设置GIS功能,并加入相应的地图图层控制元素,再利用DHTML相关技术实现网页链接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雷达探测技术的船舶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0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建立中间件与客户端之间的应答模式;
然后,在中间件内部采用MVC设计模式实现多个GIS应用之间的相互调用;
最后,利用多个协同工作的分布式数据库实现与中间件之间的数据交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雷达探测技术的船舶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0中,后台服务器后台数据库由各级管理员共同管理,主要负责接收客户端的请求和从数据库选取数据,不同的管理员根据其权限分配不同的操作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雷达探测技术的船舶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00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4100,在用户界面根据用户输入的请求,输入相应的访问地址,并从后台数据库中调取数据;
S4200,对调取的地图信息进行矢量化得到矢量地图,再对矢量地图进行初始化,并加载地图数据;
S4300,调用航行数据,并将数据按类别分层显示;
S4400,将包含地理数据的对象分配到页面的控制管理对象中,最终完成矢量图像的抛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雷达探测技术的船舶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200中矢量地图初始化具体操作为:
首先,利用遗传算法将定位设备定位的空间信息进行解空间编码,确定GPS信号的捕获参数Ui,确定Ui=(k-1)*(Uimax-Uimin)/N+Random((Uimax-Uimin)/N),其中k=1,2,,…N;
然后,采用自适应的方法去调节种群规模的大小,第P代种群的规模大小N(p+1)=NP/(F(P+1)MAX/FPMAX),其中FPMAX指的是第P代种群个体适应度函数最大值;
再计算个体的适应度值,利用适应度函数对每个个体进行优劣评判;
最后,根据种群适应度值自适应调整交叉、变异概率以及交叉、变异等确定最优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雷达探测技术的船舶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0中,后台数据库主要是将理信息表示为空间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并利用E-R图实现概念模型向空间模型的转换。
8.一种基于雷达探测技术的船舶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信息融合模块、网络配置模块和信号调理模块,
所述监控信息融合模块接收来自主控设备的控制信号,并将AD数据传输到主控模块上;
所述监控信息融合模块的输入端接收信号调理模块的传感信号,所述信号调理模块的信号端分别接收监控采集模块、图像传感模块、声学传感器以及热传感器的反馈信号;
所述监控信息融合模块的网络端口通过网络配置模块传递信息到共享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航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航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27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