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装加工用充绒机的多功能充绒工作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9927.3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7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市和信服装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H43/00 | 分类号: | A41H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绒 充绒机 固定板 服装加工 记录板 记录笔 可调节 连接绳 吸绒 可调节移动 收纳 导管结构 开口护罩 开口卡环 台本发明 吸尘电机 吸尘功能 半球形 充绒嘴 导尘管 放置架 固定轴 观察片 集尘罐 夹装板 可拆卸 轮结构 吸尘管 吸尘叶 橡胶轮 正表面 轴结构 工作台 服装 底座 胶接 绒管 绒毛 吸尘 缠绕 电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装加工用充绒机的多功能充绒工作台,包括记录笔,连接绳,固定板,记录板,半球形开口护罩,绕绒电机,底座,U型固定座,充绒机,导绒管,充绒嘴,可拆卸绕绒轴结构,吸尘收纳导管结构,可调节服装放置架结构,可调节移动轮结构和可调节服装夹装板结构,所述的记录笔通过连接绳连接在固定板的右侧;所述的记录板纵向胶接在固定板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本发明吸绒片,橡胶轮,固定轴,吸绒筒和开口卡环的设置,有利于将飞起的绒毛进行缠绕收集,同时可便于进行充绒工作;导尘管,吸尘管,吸尘叶,吸尘电机,U型固定架,观察片和集尘罐的设置,有利于及时收集充绒中出现的灰尘,以便充绒工作的顺利进行,增加吸尘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羽绒制品用的填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装加工用充绒机的多功能充绒工作台。
背景技术
前述的羽绒制品如羽绒服、羽绒被、羽绒靠垫、羽绒枕和羽绒玩具,等等,在制作此类制品时需要将羽绒充填到预制的筒子内,而后将筒子上的充绒口缝封,形成成品。
作为完整的一套充绒机通常包括箱体(箱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与箱体连接的用于将由箱体输出的羽绒称重的称重机构、配接在称重机构的称重箱上的充绒机构和伴随于充绒机构的充绒工作台,充绒工作台也可称为操作台,由工人将前述有待于充绒的筒子置于充绒工作台上,并且使充绒机构的充绒管从筒子上预留的筒子充绒口探入到筒子内对筒子充绒。对此,可以通过对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3101873A(自动定量充绒机)、CN102808245A(一种充绒机)和CN103101871A(自动充绒机),等等。
如业界所知,在对羽绒进行前处理的过程中,为了使羽绒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即为了避免羽绒聚团,因而通常加入有滑石粉之类的添加剂,于是在由充绒机构的充绒管凭借气流即气体压力(可具体参见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3101870A提供的“自动定量充绒机的充绒头结构”)将由称重机构称重后的羽绒填充到筒子内时,滑石粉、羽绒自身的绒尘之类的杂质会从材质为织造布的筒子自身的孔眼中弥散而出,由此而产生以下技术问题:其一,由于从孔眼中弥散而出的前述杂质会以雾状充斥于工作场所,从而造成对作业环境的污染;其二,由于在线操作工人如果长期吸入污染空气,因而存在损及工人健康之虞,甚至引出尘肺病;其三,由于充绒气流压力的作用而难免存在羽绒从筒子内向外逃逸(从前述孔眼中钻出筒子)的情形,因而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加剧对作业现场的污染程度;其四,由于在充绒过程中,筒子上的充绒口需与充绒管可靠密闭,并且密闭效果的优劣全凭操作者对筒子的握捏松紧程度,因此一旦对筒子与充绒管的配合部位握捏过松(也可称有失可靠),那么筒子内的羽绒会倾刻从筒子与充绒管之间的隙缝逃逸至外界,造成严重浪费。
但是现有的充绒工作台还存在着充绒过程中容易出现绒毛乱飞,台面不方便调节,无法高度调节,不方便移动和使用功能不丰富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服装加工用充绒机的多功能充绒工作台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市和信服装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市和信服装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99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原料拆解系统
- 下一篇:一种西服前片与挂面成型模具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