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雨水舱和燃气舱的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2495.3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4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良;肖华勇;胡亚琴;顾雪飞;杨亚娟;卢亚楠;胡恩慈;赵桂红;杨雨春;吴淼;许赵江;陈成;余红星;王辉杰;章铭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伟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衢州市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海曙钧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1 | 代理人: | 代宇琛 |
地址: | 310004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雨水 底板 地下综合管廊 内顶 混凝土浇筑 燃气 内模板 支撑 铝合金模板 弧形过渡 矩形筒状 模板顶面 内侧模板 上下模板 施工步骤 施工工期 综合管廊 底模板 钢筋笼 侧板 垂线 施工 下段 浇筑 相等 | ||
1.一种带雨水舱和燃气舱的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包括在内外模板和上下模板间设置钢筋笼,所述模板均采用铝合金模板,其特征在于:每一幅地下综合管廊混凝土的浇筑分两次完成:
第一次:
浇筑出地下综合管廊的底板和雨水舱及其他舱的下段侧板;
第二次:
在雨水舱的底板上设多根第一立柱及设雨水舱的内顶模板和上段的两内侧模板;
在雨水舱的内顶模板顶面设多个与第一立柱数量和位置相对应且高度尺寸与雨水舱顶板厚度尺寸相等的支撑块,每块支撑块的顶面和底面的外轮廓的铅垂线均将下方对应的第一立柱的横截面罩住;
支撑块的顶部设四角为弧形过渡的燃气舱的矩形筒状内模板,矩形筒状内模板中的内底模板与内顶模板之间设多根与支撑块数量和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立柱,每根第二立柱外轮廓的铅垂线均落入支撑块的顶面和底面的外轮廓内,所述矩形筒状内模板中的内底模板与雨水舱的内顶模板相互之间构成浇筑雨水舱顶板的上下模板;
在其他舱上段分别设两内侧模板和在底板上分别设立柱及设内顶模板,并在综合管廊最外两侧设两外侧模板,两外侧模板高出内顶模板的高度为预设的地下综合管廊顶板的高度,相邻舱的内侧模板相互之间互为内外模板;
一次性浇筑雨水舱上段两侧板和顶板、燃气舱和其他舱的全部侧板和顶板,完成每一幅地下综合管廊的混凝土浇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雨水舱和燃气舱的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立柱采用圆形立柱,雨水舱的内顶模板底面上固定对第一立柱径向限位的圆形限位结构;雨水舱的内顶模板顶面上设对支撑块径向限位的圆形限位结构,雨水舱的内顶模板底面的圆形限位结构的轴线与顶面的圆形限位结构的轴线在同一铅垂线上,雨水舱的内顶模板顶面的圆形限位结构与支撑块底面中心的圆形限位结构相吻合;支撑块顶面中心也设置圆形限位结构,支撑块的底面中心的圆形限位结构的轴线与支撑块顶面中心的圆形限位结构的轴线在同一铅垂线上,支撑块顶面中心的圆形限位结构与燃气舱的内底模板底面设置的圆形限位结构相吻合;燃气舱的矩形筒状内模板中的内底模板顶面上设对第二立柱径向限位的圆形限位结构,内底模板底面的圆形限位结构的轴线与顶面的圆形限位结构的轴线在同一铅垂线上;所述的第二立柱采用圆形立柱,第二立柱底端限制在内底模板顶面的圆形限位结构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雨水舱和燃气舱的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雨水舱的内顶模板底面上固定套合圆形第一立柱顶端的轴向圆凸圈;雨水舱的内顶模板顶面上固定与该内顶模板底面轴向圆凸圈同轴线的轴向圆凸圈;与该轴向圆凸圈对应的支撑块的底面中心设与该轴向圆凸圈相吻合的轴向圆凹槽,支撑块的顶面中心设轴向圆凹槽,两轴向圆凹槽同轴线;燃气舱的矩形筒状内模板中的内底模板底面上固定与支撑块顶面中心的轴向圆凹槽相吻合的轴向圆凸圈,内底模板顶面设轴向圆凸圈,内底模板底面上的轴向圆凸圈与内底模板顶面上的轴向圆凸圈同轴线;第二立柱底端套合在内底模板顶面上的轴向圆凸圈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雨水舱和燃气舱的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块竖截面设计成工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雨水舱和燃气舱的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块上设多个穿钢筋用的沿X方向延伸的通孔和沿Y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上下模板之间的钢筋笼由固定在多个支撑块上的X方向与Y方向的多根钢筋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雨水舱和燃气舱的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比预设钢筋的直径大1~2倍,所述钢筋与通孔之间的间隙灌注混凝土浆液。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雨水舱和燃气舱的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的外侧表面设置成能与混凝土紧固粘结的毛刺结构或/和粗糙表面或/和凹凸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伟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衢州市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伟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衢州市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249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